日排行周排行月排行日推荐周推荐月推荐

耗子小说网>靖难攻略折趣书屋>第374章 好事不断

第374章 好事不断(第1页)

第374章好事不断

“这就是你说能增产两成的东西?”

武英殿里,当朱棣伸出手在经过处理的土化肥之中抓取的时候,朱高煦才开口道:

“说是两成有些夸张了,不过稳定增产一成以上是没有问题的。”

“想要制作这些东西,主要得从海上的鸟粪岛获取鸟粪石,然后经过处理后搭配一些草木灰制作,肥力比农家肥要高出许多。”

“就太学之中的试验田来说,试验田在没有用肥料时,亩产在三百斤左右,在使用农家肥的情况下能达到三百六十斤左右,而使用了土化肥的试验田则是可以达到平均四百斤的水平。”

朱高煦将试验田的情况给汇报了出来,并继续汇报道:“如果还要说详细些,那就是水田、水浇田的产量情况。”

“在太学农学所中使用土化肥的试验田里,水田平均四百斤,最高四百六十二斤,水浇田平均三百四十斤,最高亩产三百八十二斤。”

“父……”

“想让百姓改换农家肥为土化肥可不容易。”朱棣看着朱高煦提醒道。

“殿下,这是吕宋和海军都督府送来的奏疏。”

朱高煦解释道:“草木灰好说,东北和南洋开荒路上,要多少有多少,难点在于鸟粪石。”

作为江东六府中除应天府外最繁荣的两个府,苏松二府在拥有大明4%人口的同时,还掌握着大明1%的田赋,因此它们不仅有繁荣的经济,还有错综复杂的关系。

他回头看去,便见到亦失哈拿着两份奏疏走进了武英殿,并从容作揖:“奴婢参见陛下,殿下。”

“想的有些遥远了。”

其次的广东、湖广二省,前者以二道贩子的身份加入海上贸易,后者则是在江南广泛种植棉花、桑树的同时继续耕种粮食,成为继江东苏松常湖等府之后的大粮仓。

说完数据情况,朱高煦才继续道:

朱高煦回礼,朱棣却追问道:“你得先与俺说,你对二府准备如何做。”

后面的话他没有再说了,不过朱棣明白是什么意思。

苏州、松江二府地理上连成一片,是江南地区最富饶繁华之地,仅松江一府,岁赋京师至八十万石,是天下闻名的产米区。

不过这些东西相比较舰队的维护,倒是可以说是不值一提了。

阿里萨也就是后世的印度奥利萨邦,郑和最近几个月都在清剿当地航道的海盗,因此还缴获了不少东西。

“可又有几家百姓能用得起农家肥?”朱高煦反问朱棣的同时,又开口道:

朱高煦有把握,没有人比他更懂得农民为粮食增产的渴望。

“除此之外,北方也有研究,其中选用的是吉林农学的试验田的产量。”

“苏松二府人口近三百万,耕地一千四百万亩,但承担了三百八十五万石田赋。”

他们使用的武力越频繁,美洲百姓就会越倾向大明,致使欧洲陷入局势困境,只能从中非着手。

对于朱高煦说的这些话,朱棣只觉得头疼:“日后这种事情伱还是自己办吧,弄完了告诉俺就行。”

“你说产量有限,那是多有限?”

这些各种问题,都是朱高煦需要预防的问题,因此他没有一味的遵循世界经济,而是将世界经济渐渐变为国内经济。

要动苏松二府,就等同在动庙堂之上大部分人的蛋糕。

“民间的风向,都是以官员为主,而官员又以宫廷为主。”

他略微算了下,若是按照朱高煦的建议,那苏松二府每亩田要征收四十二斤粮食。

对这些地方征收货币税是没有问题的,这点从晚明浙江动辄起运几十万两就能看出。

像万历年间那种人口一亿五千万的局面,光盐税就能收到七百万贯,稍微抬高一点盐价,收税千万贯绝对没问题。

欧洲无法东进,便只能南下和西进,因此他们将来注定要对美洲进行侵略,因为他们没有大明这样出色的商品,也无法和平抢占当地市场,所以只能选择使用武力。

“你要用苏松二府,就得着手丈量耕地了……”

朱高煦说罢,朱棣轻声道:“四百万石……”

书友推荐:嫁给铁哥们重生七零:糙汉老公掐腰宠以婚为名逐澳游戏骤落直播写纯爱文的我在虫族封神岁岁平安无敌从觉醒武器大师开始琉璃阶上官婿美人香官途,搭上女领导之后!古代猎户的养家日常在北宋当陪房当明星从跑龙套开始我的年轻岳母归雾下乡的姐姐回来了穿书后成了狼孩以你为名的夏天投喂流放罪臣后,她被迫现形了
书友收藏:升迁之路青花冷(先婚后爱H)全职法师被嫡姐换亲之后官场:扶摇直上九万里以你为名的夏天不乖(姐夫,出轨)就职供销社,我在60年代搞代购直播写纯爱文的我在虫族封神退婚后,我娶了未婚妻的堂妹官场:救了女领导后,我一路飞升天才少年,开局便是救世主当明星从跑龙套开始龙纹战神吃了肉,就不能吃我了没你就不行之新征途千里宦途一品红人官路扶摇开局一杆大狙,爆杀十万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