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色厉内茬
“按照你的说法,岂不是坐等着他们来播州改我杨家的命?”
播州城内,当杨昇带着质问的语气询问杨纲,杨纲此刻也是手足无措。
他虽在南京见过明军的火绳枪与步骑配合,可当时的他没想到明军的步骑配合如此犀利,尤其是那看上去傻乎乎的线列排枪战术。
以杨纲的回忆来看,当时的明军火枪手最多不过过五千,可即便如此,他们依旧在半字时甚至更短的时间里进行了三轮排枪。
也仅仅只是三轮排枪,便将他麾下三千精锐击毙得几近两千人。
如此恐怖的一幕,杨纲至今无法忘记,这才是他当时拉着自家父亲撤退的主要原因。
以当时明军收拾自己麾下三千精锐的度来看,顶多再交战一轮,自家父亲部下的一万兵马便会被击溃,而虎视眈眈的瞿能也会率领骑兵配合步兵对整个战场进行收割。
沐春在试探,试探杨氏父子的底线,同时也在告诉他们,朝廷的底线是什么。
杨纲忍着心痛说出了这句话,他很清楚自己说出这句话的代价是什么,代表着传承五百多年的播州杨氏政权瓦解,从今开始没有播州杨氏土司,只有播州杨氏罪臣。
相比较他,坐在他身旁的朱高煦就不是这么想了。
朱棣看向了另一份奏疏,朱高煦闻言也道:“让黔国公尽快收拾杨氏,然后与曹国公、顾成三方夹击田氏,最快一年就能结束战事。”
虽说殿阁大学士只负责整理和提出建议,但光是这两点就能为皇帝本人减轻不少负担。
“既然是误会,那把误会解开就行了。”
“现在认输有什么用?”
只要把耕地都收到朝廷手里再均分给土民,那立马就能消除当地土民对朝廷的仇恨,人性就是那么现实。
“如果沐春有谈的意思,那我们就和他们好好谈。”
那麻烦可不算小……
“若是谈不好,便带着他们与官军再斗一场。”
“他们会投降不出奇。”
这样的地形,明军要打仗还得修路,如此一来就耽搁了时间。
“父亲按照我说的来便是,这播州杨氏不值一提,真正需要在意的还是思州田家。”
“至于东宫那位倒是对土地很执着,但也只是收走土地,改钱粮。”
“将军、将军!”
“除此之外,旧港和吕宋的口数也分别达到了前者五十八万余口,后者七万六千余口。”
“不得以六部官职担任殿阁大学士。”朱高煦沉声开口,朱棣闻言也点了点头。
“此战,属实误会……”
“嗯,他们倒是想要拿下辰州,不过被顾成给击退了。”
贵州的地形他们已经领教过了,朝廷在贵州境内只有三条主要官道,其它道路都是崎岖的小道。
“近来两年,广东与福建迁徙安南、旧港、吕宋的百姓不在少数。”
“南洋之地主要是疟疾与瘴气多。”朱高煦解释道:“如果能从东州(南美)带回可以减轻疟疾症状的药材,那南洋的肥沃土地便能得到开。”
沐春拿起水杯喝了一口水,润了润嗓子后才道:
“他们倚重的无非就是娄山关、崖门关、桑木关等播州外围五关,而今我军依靠拉拢拿下娄山关,长驱直入播州城,他们如何抵挡?”
“眼下先等等陛下的朱批,再关注他父子二人的动向,最重要的还是运送粮草来永安马驿。”
在他们回头后,看到的是沐春的笑脸,而沐春本人也抬了抬下巴,示意兵卒赐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