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什么民族,但凡能有一口吃的,最底层的百姓都不会想造反。
“依照我上次在南京所见,陛下应该十分大方,应该不会把土地全数收走。”
更何况,在朱高煦看来,杨昇大概率会同意,毕竟杨氏能苟活到万历年间,主要还是因为软弱。
“如果没有这半数田地,我们就继续反!”
如果杨昇还觉得不满意,那朱高煦也不介意动用武力来铲除播州全境土司。
“永安距离我们尚有七十里,这样吧,你现在带着我的官印,从府库之中取些金银去永安马驿找沐春,我留下来继续召集诸部土司。”
“他们把兵马聚集起来与我们交手,总比我们拉长战线去深山之中一个个的搜捕要好。”
“正因如此,对南洋的驻扎军队还得严格控制,必须从大明派遣兵马前去驻扎,并且要将兵卒亲眷都留在大明,以此来控制将领和兵卒。”
杨纲原本就在担心明军火炮,如今听到明军火炮如此犀利,他心里压根没有了战前的从容,整個人完全被明军那从未见过的进攻方式给颠覆了。
“不过南洋这种孤悬海外的地方,一旦朝廷遇到危难时,也很容易叛乱自立。”
“知道了。”朱棣起身,显然是对这些事不太感兴趣。
如果再将贵州驿道给扩建,那朝廷就可以分别四川、交趾两个大粮仓供给西南大军,对云南和广西进行改土归流。
但凡他们强硬点,早就像思州田氏和其余土司一样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了。
朱棣见朱高煦似乎在思考什么,当下朱批了奏疏递给王彦,同时开口说道:
“解缙这帮蛮子从北边往南赶了这么久都没回来,没他们帮忙处理奏疏,倒还真是有些麻烦。”
沐晟一开口,瞿能等人纷纷看向沐春,沐春却道:
“若是真心投降,那可以免去一场战事,毕竟我军目标是改土归流,是打碎贵州当地世袭千年的土司,而不是比谁杀的人多。”
“是火炮!”宗室将领似乎想到了什么恐怖的事情,战战兢兢道:
“儿臣的意思是,给杨昇、其次子杨纲、其嫡长孙杨炯三人,分别授予正三品的散阶加武勋的官职,此外再将杨氏迁徙成都府,划五千亩耕地给予其作为庄田。”
不过在朱高煦看来,所有的土地都是促进当地经济的生产资料。
在沐春看来,只要能不留隐患的完成任务,那这一仗完全可以不打。
“眼下,朝廷在安南已经有大小十五个卫,军户八万余户,三十余万口。”
杨纲心里是有些不愿意离开播州的,甚至他也觉得自家父亲不愿意离开播州。
明军前日击垮了夷兵不假,可这不代表明军没有付出死伤。
“前日还与我兵戎相见,怎么今日又来讲和了?”
“不好了,永安马驿被攻破了!”
“如果他不愿意谈,那你也尽量拖延时间,等诸部土司的兵马集结。”
“以四川和湖广的体量,足以吃下他们。”
杨纲小心回礼,而后起身退出木屋,在明军武官带领下离开了永安马驿。
“眼下帖木儿国陷入内斗,帖木儿的两个孙子正在争夺王位,国内战乱不休。”
两名兵卒见状给杨纲抬来了椅子,他也在作揖回礼过后坐下,但就坐姿来看,他心中十分忐忑。
如果继续把他们留在播州,那播州依旧留有隐患,而这是沐春不允许的。
坐在宣慰司衙门内,杨昇有些忐忑,毕竟就沐晟的意思来看,他们能否保留播州半数田地,还得看朝廷的脸色才行。
对贵州全省改土归流是第一步,一旦贵州改土归流结束,接下来就是彻头彻尾的大基建。
朱高煦简单和朱棣说了一下帖木儿的情况,朱棣听后捋了捋大胡子:“这样的话,俺们支持谁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