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不得不提,东周刚刚建立的那一百年,都发生了什么。”
朱标一看这是要讲史的架势啊。
听故事吗,谁不喜欢,马上就竖起了耳朵。
宋濂也眉头一挑,你这是要给老夫讲史吗?不过并没有打断。
现在他想看看,这少年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马钰说了这么久有些口干,端起茶碗喝了几口润润嗓子,才继续说道:
“提起西周末年和东周初年的历史,大家只会想到,周幽王荒淫无道,招来了犬戎之乱。”
“周平王无奈迁都洛邑,周王室的实力沦落到还不如一个二三流的小国,再无力号令诸侯。”
“周天子威严不存,列国开始争霸。”
“却很少有人关注,列国不但不尊周王室,也向周礼发起了挑战。”
“鲁隐公替年幼的弟弟鲁桓公摄政,等鲁桓公成年可以执政的时候,他准备离开国都去养老。”
“可是鲁桓公依然将其杀害。”
“鲁桓公自己也不得善终,他娶了齐襄公的妹妹文姜。”
“可是文姜和齐襄公通奸,事情败露后齐襄公就将鲁桓公杀死。”
《诗经》里面有一首诗,就是讽刺齐襄公和文姜的:
南山崔崔,雄狐绥绥。鲁道有荡,齐子由归。既曰归止,曷又怀止。
“齐襄公的另一个妹妹宣姜,本来要嫁给卫国太子。”
“卫宣公听说宣姜美貌,竟筑高台将儿媳妇给娶了。”
“此举导致卫国嫡庶相残,五世内乱。”
齐襄公自己也不得好死,他派连称、管至父去戍守葵丘,说好的让两人守一年就回来。
结果他耽于享乐,把这事儿给忘了。
连称、管至父就联合公孙无知,将齐襄公给杀了。
之后就有了公子小白和子纠争夺君位的事情。
最终公子小白胜出,也就是历史上的齐桓公。
“失去周王室的约束,列国公室自相残杀,私生活混乱……”
“周朝建立的礼法制度,眼看就要瓦解。”
孔子说礼崩乐坏,就是如此。
“而且,列国因内乱实力大损。”
“正所谓,木朽虫生墙罅蚁入,中原列国露出破绽,周边的蛮夷部落就动了歪心思。”
“公羊传记载:南夷与北狄交侵,中国不绝若线。”
南夷指的就是楚国,楚国是周成王时期受封,但一直被中原列国视为蛮夷。
周襄王就说过:楚人贡苞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征。
管仲也说过类似的话。
大意就是指责楚人不能及时朝贡周天子,祭祀苍天的礼品也不能按时送到。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连周天子祭天的祭品都不给,就知道楚国对周礼的态度了。
事实上,楚国一直都没有采用周礼,施行的是自己本地的文化。
因此周王室包括中原列国,都视其为蛮夷。
楚国人自己也说‘吾蛮夷也’。
北狄指的是犬戎等少数族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