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妻摇摇头“你还年轻,你懂里面弯弯绕,就是第一又如何?他们可以说下面更需要人才,有能力的先去下面锻炼锻炼,你能怎么办?下去再想回来就难了。”
这个道理安然当然懂,如果不合适大不了将工作机会卖了去下乡,她在哪儿还不能活?安然依旧留在了曹家,趁着自己还没走将一套拳法教给曹博。曹博现在恢复地如正常孩子,已经上小学四年级了。
别管安然教他什么他都会认真学,尤其安然说练这套拳法对身体好,他学的更加认真。可能这孩子父母亲缘浅,即使身体好了曹德荣夫妻对他依旧不如那对双胞胎亲近。安然心疼这孩子,相处下来两人就如亲姐弟。
“姑姑,你是不是要离开?”男孩小心试探着问。
“嗯,可能吧,姑姑想出去生活一段时间。”
“你还会回来吗?”
“会的,这里有你和师傅,还有我干爸妈一家。好好学习,别管别人干啥,你把书读好了自有好处。”
“我听姑姑的。”
自此安然开始了这时代工人生活,为期三个月的学习内容很丰富,涉及很多内容,包括了水质检测,养殖的管理,疾病防御治疗,产品收购加工存储运输等等。安然学的很认真,尤其对海产这块更用心,如果可以她更想名正言顺离开魏家,去沿海是最好的选择。
她有意与一位教授海产养殖的教授亲近,在他课上更加认真,果然这位李教授注意到了安然,看到她考试成绩和学历后更为满意。大学停招后可用人才太少,不然他们也不会趁着这次招工招收几个可用人才。
“小安同志,你愿不愿意学海产养殖?”李教授在不经意间问安然。
“李教授,我很愿意,正如您说的,我国海岸线长,有优质海域,是天然的海产养殖场,不好好利用都对不起这份得天独厚的馈赠!”
“说的好!我会把你争取到我们研究基地,过去可能做些基础工作。”
“我很愿意!”
安然知道李教授他们的研究基地主要分布在辽东湾区域,非常好!相对于肉类,安然更喜欢海产,而辽东湾无疑是一个渔产宝库。
与李教授谈话的第二天安然便得到通知去辽东水产研究基地。只给他们三天准备时间,吴建英帮着收拾着东西只抹眼泪,怎么说这孩子也是她从几岁养大的,与亲生的无二。
安然过去用力抱了抱这位母亲,“妈妈,我会回来看你们的,别担心,我们相差不过几百里地,要是有时间你和爸爸他们过去看我,我会好好生活,好好工作,最迟年底也会回来的。”
“嗯,早知道你去那么远倒不如换一个市里工作,一定要好好照顾自己。”
吴建英带了尽可能多的东西,穷家富路,多带些没坏处。
曹老太太也给安然准备了两个大包裹,里面除了吃用还有两身衣服两百块钱和一些票。都是母亲的爱啊,安然没拒绝,只要工作了她就有机会偿还。
告别两家亲人,安然坐上去研究所的汽车,与她一起走的还有两个男同志,也是这次招来的,一个叫贾春生,一个叫高俊勇,都是今年应届的高中毕业生。
三个人谈起考试成绩,“你的大名我们早就知晓,差0。5满分,真牛!”高俊勇竖起大拇指。
“你们呢?都多少分?”
“292”“287”
“也不错!”
“没你强!以后还请多多关照!”
“相互学习!”这两人安然看着都好相处,一路上倒是相谈甚欢。
很快研究所基地到了,基地范围很大,有办公区域和生活区域,更多的是试验区。生活区域与办公区域相邻,是几排红砖瓦房,倒是干净,也很清净。
“这是我们工作的地方,附近是大洼村,最近的镇是马家营镇,我们需要的生活物品都能买到。”李教授怕他们嫌弃这里偏僻解释道。“附近还有我们几处养殖试验区,你们先安置好,以后都会知道。”
宿舍在生活区域的第一排,后面是家属房。宿舍都是两人间,安然很荣幸分得了一个单间。以前住的大姐已经结婚搬走了,也就是说这里只有她一个女单身。
宿舍一个土炕,有炉灶,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个木橱子,一扇窗一道门,简单的不能再简单。好歹有了属于自己的空间,安然还是很高兴。
据说基地有食堂,可以去买饭菜可以自己做,全凭自己,但一定呀提前说,不然不会准备饭食,粮食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