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安然只表达了个人看法后就不再参与了,剩下父子俩天天斗气。安恒干脆自……
安然只表达了个人看法后就不再参与了,剩下父子俩天天斗气。安恒干脆自己去追姑娘,安大成找的一个不见。终于某天他带回一个洋装女孩,姑娘在一所医院做护士,曾经在沙俄办的女子商务学堂学过护士,毕业后进了一家医院。
姑娘叫温淑娴,父亲是做皮货生意的,母亲持家,家里就她一个女孩,上面有两个哥哥。姑娘不善家务,有些单纯,看着没什么心眼。安大成不愿意都不行,儿子说非她不娶,你做老子的还能怎样?
姑娘想在南岗安家,上班近,安大成头大,这几年刚把帐理清有了一点积蓄,如果去南岗建房他现在哪儿有那实力!
南岗是哈尔滨的核心区,以前叫秦家岗,中东铁路修建后在这儿建了火车站,铁路管理局也在这里落成。随着银行、医院、各部门的管理机构在此落成,南岗已经成为哈尔滨中心的中心,在这里的人非富即贵,欧洲人在此处投入了大笔金钱,安家在那些人眼里还不够看。
但温舒雅说可以,当然可以,不是咱们没那么多钱吗!
婚事在这儿卡住了,阿恒也知道去南岗建房不现实,如果在道外生活温淑娴上班会很远。这时安然提出买地建房!由她出资买地建房,到时候给他们两间居住。
安然一直想在南岗安家,不为别的,就为那里的安全,孩子们上学和未来可持续发展,不管是现在还是以后,南岗的发展远远超乎道外,而且那边的学校医院都很健全。
安然想的是联排别墅那种,一侧分出去即可,让他们走内部楼梯或在外侧单独出门。这个提议可以解决安恒的问题,安然还能在南岗区有栋自己的房子。买地建房是事在此委托给蒋坤,这回手笔大,直接干地下一层,地上三层,横跨十几米纵跨十米的别墅。
蒋坤告诉安然,物资不需要再去欧洲买了,哈尔滨作为国际都市欧洲的物资在源源不断从欧洲运来,建房需要的东西只要有钱都不是问题。
安然很愿意出钱不出力,只是这钱真真不禁花,房子建了两年,几乎花干了安然夫妻所有积蓄。安恒和温淑娴等不上新房只得现在鲁味斋居住。温淑娴喜欢鲁味斋这边冬天有暖气,又不需要她生火做饭。即使这样南岗的房子一建成夫妻就麻利地搬了过去。
安然直接从侧一面给他们开了一个单独们,与她那边不相通,进去就是大厅,里面有厨房和餐厅,上二楼三楼是书房卧室之类,三楼还有一个外阳台。如果与整栋房子相比他这边有些小,单独看一点不小,毕竟该有的都有了。
夫妻俩是非常喜欢,再去看看安然那边,好大!一楼的大厅都比他那边一层大,里面还有好多房间。外部巴洛克,里面欧洲简约风,处处是金钱的味道。
安然也很喜欢,她在南岗终于有了家,明玥高小毕业后在南岗上女子商务学堂,杨志鹏过来继续读高小,姐弟俩这回上下学都便利了。
女子商务学堂是俄国人在哈尔滨开设的俄式专业技术教育学校,全程俄语教学,意在培养专业技术人才。温淑娴学的护士,明玥选的是医学,学期五年,据说老师非常严格。
安然现在最想把家里两个也熬出去,带着他们什么都干不了,当然她什么也不想干。没事带娃出去逛街,不用出国巴黎时装,法国葡萄酒,意大利的黑松露火腿,法餐,意餐,偶尔还能吃一顿日料,要什么有什么,当然首先你要有钱。
安然礼节性去蒋家拜访了一下,苏秀娥的儿子已经快上小学了,蒋太太的两个儿子都送出了国,女儿现在与明玥一样在读女子商务学院,毕业后也要出国。据说大儿子今年要回来,辅助蒋先生做工程。
“他学的是建筑学,他老子就是大老粗,大字不识几个,以后没文化可不行。”
安然附和着点头,一个屋檐下生活着两个女人,谁又能高兴多少?好在两人都遇到了一个不错的男人,蒋老板很会平衡,在外人眼里一个屋檐下算是相安无事。
安然雇了两个女佣在南岗的洋楼里帮着料里家务和做饭,有时不在这边了杨志鹏的接送也交给她们,还有温淑娴照看,安然偶尔也要回鲁味斋住几天。那座新宅倒是成了摆设,现在主要是用来存东西,后来雇了一个老头专门负责看守那边两处院里,主要是里面的东西。
韭菜暖棚的事早就交给了安云岳家,每年安然给韭菜灌一次根,没空了就让安云送去一些特殊肥料,施肥一次能保证一冬韭菜的长势。还有就是经过试验,灵泉水浸泡后的种子基因基本稳定,可以留种,高产粮种已经遍布了整个东北。此后安然再也没拿出过高产粮种。
安家小辈已经都能上灶了,按说鲁味斋根本用不了这些人,这也是安大成最头疼的事,都留着开支大,人员浪费,不留怎么安排?
好在没用安大成为难,小叔出面与安大成谈了一次,兄弟俩决定自己在外面弄个饺子铺。他们想去松北,不会与二叔在这边抢生意。
安大成很是赞同他们自己去干,冬季外卖饺子他早就想结束了,做的人家多了卖不出去多少,不值当再去费那番心思。以后主要是堂食,可以外带,却不外卖。他让他们随意,就是留在道外也可以,鲁味斋又不主做饺子,他们的大方向还是以各种菜为主。
安云兄弟已经决定了,去松北,这边的房子卖了,换成钱去松北再买或建。
安大成又问了问安宁的想法,毕竟在鲁味斋只能拿大厨的工钱,自己干虽然辛苦收入会不错,尤其带着鲁味斋的手艺。
安宁已经想过了,老婆孩子都在这里,自己干可能赚的更多,但操心,辛苦,不如给二叔干,干完了什么都不用操心。
安大成尊重每一个人的选择,鲁味斋一下子走了两个,安大成将鲁味斋交给杨林全权打理,他看着就行。
杨林重新安排了各自的活计,菜品上也适当做了调整,那些经常无人问的菜直接清理掉。新上了脆皮海参,虾仁豆腐蒸蛋,熏卤鹅,熏鳌花鱼,烤脆皮肋条,烤熏烤猪头肉、烤黄羊、脆皮稻鸡。
随着哈尔滨的繁荣客人的口味也在高。故步自封生意只会越来越难。安大成知道自己让出来是对的,早就该交给年轻人。很快他就有了新的乐趣,温舒雅给安家生了一个女孩,好在有亲家母在,安然帮着照顾了一个多月,后来又找了女佣帮忙。
安大成偶尔过去看看,即使是孙女也高兴。过来两年有了孙子更开心,安然在自家给他安排了房间,过去了就住在安然这边,毕竟那边不方便。
怎奈安大成对小洋楼一直住不习惯,感觉不如住鲁味斋舒服。安然就让他出去多溜达,早晚接送一下孩子们,没事还可以去逗逗小孙女。即使这样也没能将安大成留住,大家便随他去了。很快安大成找到了新的人生目标,那就是去江边钓鱼,还因此认识了一些同道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