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nbsp;nbsp;nbsp;四王齐齐转过身,缩了缩脖子。
nbsp;nbsp;nbsp;nbsp;早知是这样的家事,他们就不该跟着进来的。
nbsp;nbsp;nbsp;nbsp;三哥三弟不能杀他们灭口吧?
nbsp;nbsp;nbsp;nbsp;外头的百官听到了声音,缩脖子的动作整齐划一。
nbsp;nbsp;nbsp;nbsp;“哎呦。”
nbsp;nbsp;nbsp;nbsp;“疼的呦。”
nbsp;nbsp;nbsp;nbsp;“狠的呦。”
nbsp;nbsp;nbsp;nbsp;李旦重棍出击,堪堪解气。
nbsp;nbsp;nbsp;nbsp;他气愤的眉毛在扭曲:“弃城逃跑?”
nbsp;nbsp;nbsp;nbsp;李隆基拿出刚刚的说辞:“这天幕未必准确……”
nbsp;nbsp;nbsp;nbsp;李旦当然不信:“天幕说了那么多已经发生的事情,还不准确?”
nbsp;nbsp;nbsp;nbsp;眼看着棍棒又要往他的屁股来,李隆基肝颤儿改了说辞:“准确!我已知晓日后做的荒唐事,我保证日后勤勉执政,这种荒唐之事绝无可能发生!”
nbsp;nbsp;nbsp;nbsp;李隆基紧接着道:“天幕说了,题答完即可发言,可提出问题,千年之后的人会解答。”
nbsp;nbsp;nbsp;nbsp;“这样我们可以知道大唐由盛转衰的时间了。”
nbsp;nbsp;nbsp;nbsp;李旦瞪眼:“你就问安史之乱,你弃城而逃的时间!”
nbsp;nbsp;nbsp;nbsp;李隆基郑重点头:“儿子明白。”
nbsp;nbsp;nbsp;nbsp;片刻之后,五个人出来了。
nbsp;nbsp;nbsp;nbsp;李隆基对着天幕,又把三个题目重新做了一遍。
nbsp;nbsp;nbsp;nbsp;在重新回答后两个问题的时候,他都没敢往李旦那里看。
nbsp;nbsp;nbsp;nbsp;【恭喜用户完成答题,可以在历史区视频下发言。】
nbsp;nbsp;nbsp;nbsp;李隆基心里的担子卸下几分,他可以知道准确的时间点了,他可以在那什么安史之乱发生之前,就将危机的苗头扼制住!
nbsp;nbsp;nbsp;nbsp;李隆基期待的搓搓手,在评论区发言:“安史之乱于何年发生?”
nbsp;nbsp;nbsp;nbsp;很快有刚看完视频的热心人回复。
nbsp;nbsp;nbsp;nbsp;【肥宅快乐水:百度了一下,公元755年,天宝十四年。】
nbsp;nbsp;nbsp;nbsp;【糯叽叽麻团:说到安史之乱我就生气啊,李隆基听信宦官谗言杀了高仙芝和封常清!】
nbsp;nbsp;nbsp;nbsp;【奥利奥麻薯:杀完之后,无人可用,可怜哥舒翰,一把年纪还中风了都要帮他守潼关。】
nbsp;nbsp;nbsp;nbsp;【泡面要加西红柿:你猜怎么着,奸臣杨国忠想除掉哥舒翰,撺掇李隆基,李隆基又信了谗言。】
nbsp;nbsp;nbsp;nbsp;【饿到吃键盘:然后潼关就失守了,李隆基就逃了。】
nbsp;nbsp;nbsp;nbsp;此时的李隆基只觉得脸火辣辣的疼。
nbsp;nbsp;nbsp;nbsp;“听信谗言。”
nbsp;nbsp;nbsp;nbsp;“又信了谗言。”
nbsp;nbsp;nbsp;nbsp;刚刚振臂一呼之言犹在耳畔。
nbsp;nbsp;nbsp;nbsp;“朕并非那等胆小鼠辈!”
nbsp;nbsp;nbsp;nbsp;“所谓弃城逃跑或许可以称之为战略转移。”
nbsp;nbsp;nbsp;nbsp;“无人知道当时之情景,无人知晓当时之危机。”
nbsp;nbsp;nbsp;nbsp;“这或许是朕计划一环也未可知。”
nbsp;nbsp;nbsp;nbsp;嗯,也未可知。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