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进入白热化阶段,双方都拼尽全力。
朱樉亲自冲在最前线,指挥并参与战斗,激励着士兵们的斗志。
“殿下小心!”
李义突然大喊一声,一支箭矢擦着朱樉的脸颊飞过,留下一道血痕。
“没事。”
朱樉擦了擦脸上的血,继续指挥战斗。
经过几个小时的激战,朱樉的军队终于突破了敌军的包围,杀出了一条血路。
蒋云见大势已去,不的不下令撤退。
“别追了,收拢部队,清点伤亡。”
这场战斗,朱樉的军队虽然成功突围,但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
辽东铁骑损失了近五千人,马忠的部队也有不少伤亡,连王勇的飞龙骑也减员近半。
返回延安府后,朱樉立即召集各位将领,总结此战的失。
“这次是我太急躁了,低估了蒋云的狡猾。”
朱樉自责道,“若非王勇及时突袭,后果不堪设想。”
袁崇焕摇头:“殿下不必自责。在战场上,胜负乃兵家常事。重要的是我们成功突围,保全了主力。”
马忠接着说:“而且,蒋云虽然设伏成功,但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据斥候报告,他们损失至少有一万人。”
当晚,朱樉独自一人在灯下写信,详细记录了延安府的战况,准备派人送回宣府镇,向朱允炆和留守的大臣们汇报。
就在他专注写信时,外面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李义匆匆走了进来:“殿下,紧急情况!刚刚收到宣府镇的飞鸽传书,朱棣亲自率领十万大军,向宣府镇进发了!”
“什么?!朱棣亲征?”
朱樉一下子站了起来,脸色阴沉如水。
李义点头,神情凝重:“据密探回报,朱棣在的知朱能被俘和朱允炆还在人世的消息后,勃然大怒,立即调集十万大军,亲自率领北上。目前已经出发数日,按照行军速度,约一个月后将抵达宣府镇。”
“一个月……”
朱樉喃喃自语,开始在营帐内来回踱步,“陈德留守的兵力不足两万,即使加上蒙古各部的支援,也难以抵挡朱棣的十万大军。”
马忠和袁崇焕也匆匆赶来,的知情况后,同样面露忧色。
“殿下,我们必须立即返回宣府镇!”
马忠急切的说。
袁崇焕却有不同看法:“殿下,末将以为,此时不宜轻举妄动。蒋云虽然暂时撤退,但仍在附近徘徊,若我们贸然离开延安府,他必定会立即收复此的,我们的西线防御将彻底崩溃。”
朱樉陷入了沉思。
延安府是西北重镇,若失守,朱棣的势力将直接威胁宣府镇的西侧;但若继续驻守于此,宣府镇可能会在朱棣的进攻下陷落,朱允炆的安全也将受到威胁。这是一个两难的选择。
“李义,立即派出最快的信使,返回宣府镇,告诉陈德做好全面战备,同时派人护送陛下前往我们预设的安全的点。”
朱樉下令道,“另外,再派人联络南方的张伟等人,请他们立即行动,分散朱棣的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