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估计帖木儿在整个波斯地区应该有不下十万军队,但其中有三万人在阿塞拜疆地区与黑羊王朝作战,城北乌尔萨手里有一万五,其它地方应该还能凑齐五万左右兵力。”
眼下得了军令,所有人斗志昂扬,纷纷开始整军。
“他可以不相信,但朝廷一定有这个实力!”
相比较出时的冷落,归来的胡季得到了乌尔萨亲自走出营盘的高规格接待,并在将他接到营地内后摆上了宴席。
即便他十分担心南波斯地区的城墙无法抵挡明军炮火,但这似乎是他唯一能做的办法。
“几日后出兵?我届时会把消息带给乌尔萨,让他们对我保持信任的同时看看哈里勒会不会让步。”
“不,那样会显得我们已经知道了他们的行动。”胡季摇头道:
“大明愿意接受我们的条件吗?”乌尔萨坐在主位,紧张询问。
胡季这两年来都在关注沙哈鲁一家,对于他们家是个什么情况,他再熟悉不过了。
乌尔萨给出了自己的底线,胡季听后回了一礼:“我知道了,您可以等待我的消息。”
“我是沙哈鲁总督麾下的一名中国人,但我来自大明。”
他们甚至没有深入港口,便在边缘地带被人带路前往了一处别墅前。
正因如此,他在众目睽睽之下,坦然的骑马走入了忽鲁谟斯港内。
在他看来,乌尔萨坚壁清野的手段简直愚蠢。
“您只需要告诉我您的需求,至于能不能成功,那由我来想办法。”胡季继续开口,而他的自信也让乌尔萨高看了他一眼。
“这些条件,除了第一条我可以同意外,其它两条,高贵的苏丹都不会同意的。”
胡季交代了自己所知道的一切,陈瑄闻言却皱眉道:“怎么会没有弊?”
在胡季的“献策”下,乌尔萨采取了坚壁清野的手段,将所有乡镇的人口和物资都集中在城池之中。
敌军集结兵力,反倒免得他们去搜寻。
“北边的马麻黑已经在去年遇刺而死,如今哈里勒成为了帖木儿国的国主。”
“我能帮您收回忽鲁谟斯港。”
乌尔萨不知道他们的情况,只能通过返回的胡季了解忽鲁谟斯情况。
隔着老远看到胡季等人的面孔,前来检查的塘骑便也用官话呵斥。
有的时候,陈瑄都只能感叹自己的老同袍杨俅提醒自己提醒的早,不然现在的自己哪有能率领舰队下西洋的机会。
大明旌旗的复杂,便是连礼部官员都需要翻阅文册,更别提在这波斯地区了。
“如果朝廷执意要哈里勒道歉,我觉得二位可以直接出兵,攻占帖木儿的沿海地区。”胡季笃定道:
因此对于胡季,陈瑄也展现出几分热切,而胡季客套过后便开门见山的交代了乌尔萨的底线,并给郑和他们带来了北边的消息。
见到胡季走入屋内,郑和便笑道:“我就说,同是西厂人,怎么会有姓名一模一样的凑巧之人,原来还真的是你。”
“平江侯和郑正使就在里面,百户官里面请。”
“你们是谁,怎么敢拿朝廷的旌旗?!”
然而,面对五千骑兵的冲锋,明军却似乎对整个忽鲁谟斯港都布置了火炮一般,不管乌尔萨从何种方向起进攻,明军都能用火炮炮击试图进攻的骑兵。
“你看到他们整顿物资了?”乌尔萨为了保险起见,询问了关于明军后勤的问题。
陈瑄话里话外都是出兵的意思,郑和听后也点了点头:“陆上的事情我不管,但屠城、杀俘这种事情不准许。”
“不过在此之前,我需要告诉你,他们的诉求是让我们割让海上的岛屿,并让高贵的苏丹道歉,赔偿他们的损失。”
与之相比,西厂主要负责国外情报,其次是大明国内的布政使司与都司情报,最末是百官。
“多谢!”胡季没有客气,因为他知道乌尔萨他们都在看着这边,而自己能上马的举动,无疑会让他们清楚自己的份量。
在他走后,忽鲁谟斯开始变得忙碌了起来。
在马麻黑死后,乌尔萨毫无疑问转投了哈里勒这个唯一的苏丹,同时哈里勒也派遣了五千骑兵前来帮助他。
“朝廷的瓷器、丝绸、茶叶可以凭借这个机会进入其国内的贵族视线中,换购足够价值的金银运回大明。”
“我建议总督您现在立马向苏丹送出消息,并且请求整个波斯地区配合您来防守,不然仅凭您眼下的军队数量,恐怕很难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