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着手北方
“噼里啪啦——”
“轰轰轰!”
又是一年过去,当永乐八年正旦节到来,整个大明都陷入了欢庆新春的氛围中。
南京城的礼炮作响,而大朝会也如期举行。
群臣百官并不知道此刻的郑和带兵攻破锡兰国都,生擒其国主,只是一如往常的作揖唱礼。
金台之上,朱棣与朱高煦身穿冕服,一个坐着,一个站着。
“金三万五千两整,银八十九万五千余两,铜一百九十五余万贯。”
“臣秘密去的三地,所见的情况也让臣对当地的新政推行有了新的想法。”
“换做旁人,还不一定会有这样的机会。”
在郭资的汇报下,永乐七年无疑又是吃老朱老本的一年。
“如果能给山西百姓开荒粮与耕牛,并迁徙他们前往北平和河南,那山西的环境能变好,河南和北平的复耕工作也能快进展。”
当孙铖开始自我介绍,众人这才反应过来,一直在山东主持关外和山东新政的韩州伯孙铖居然就是眼前人。
“户部右侍郎,韩州伯孙铖,见过陛下、殿下……”
“去岁天下田亩数为五百四十六万七千九百一十九顷三十二亩六分。”
朱高煦坐在金辂上坦然开口,并指导道:“你要做的,就是在现这些人与我们分道扬镳后,将他们裁换就足够。”
“确实少有。”朱高煦骄傲回应。
“殿……”
现在的新政学子等同和铁饭碗挂钩,只要毕业就有岗位,可日后就不一样了。
以当下新政学子的毕业数量,任谁都清楚早毕业的人能早吃饱,毕竟吏员、教习的数量也是有限的。
“今岁税粮定额三千五百万石,新增加的五百万石,分别划给安南二百五十万,辽东各一百万,贵州、四川、河南各五十万。”
孙铖如实说出自己的想法,朱高煦见状也开口道:“日后为你保个侯爵。”
如今他突然进入京城,群臣们不免心中升起一股焦虑感。
对于身高不过五尺二寸的孙铖来说,他在朱高煦面前犹如小孩面对成人一般无力。
每年二十几万的毕业生,足够他把新政数省的胥吏换个遍。
“退下吧。”
“但即便如此,河南和北平还是有许多耕地荒废,这些耕地复耕容易,只是由于当地人口不足导致抛荒。”
现在他们反应过来了,如果继续放任朝廷继续下去,那江南儒学还真就没有活路了。
“传俺的旨意,将播州分为遵义府、平越府,将思州与思南拆分为思州府、铜仁府、思南府、石阡府、镇远府、黎平府、新化府,将水东水西拆分为毕节府、威宁府、盘州府、贵阳府。”
“臣谢殿下隆恩。”孙铖倒也没有婉拒,因为他清楚自家殿下的性格。
随着年纪增长,朱高煦也渐渐开始有些不安。
尽管孙铖也是靖难的渤海派功臣,并且受封伯爵,可他的存在感确实低的吓人。
“新朝七年时间,使天下耕地增加一百四十余万顷,而税粮不过增加了四百万石。”
运河疏通,黄河束水闸修建大半,泥沙比较五年前骤减大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