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年已经是最快的度了,如今还有七年就能竣工……”
对于蒙古人来说,用挽马、耕牛和羔羊换铁锅、茶叶、粮食无疑是一笔不错的买卖。
猜到了老头的心思,朱高煦也就适当的拍了拍马屁。
“下次收拾了瓦剌,俺估计俺的威名还能传播的更远些。”
站在比南京还高还大的奉天殿内,朱棣都已经想象到自己在这里上朝时的气派景象了。
蒯祥小心翼翼退出了奉天殿,待他走后,朱棣也走上了金台,一屁股坐在了那简易的龙椅上。
朱高煦一句话说出,朱棣的老黑脸瞬间一红。
“好了,早点回去把这消息告诉常宁王吧。”
“从此开始,他就是朝廷的常宁王了,另外他的弟弟阿鲁台也被俺册封为和宁王。”
“这铁锅一口换马一匹,一匹布一匹马,三石粮食换牛一匹,一担一百斤茶换牛一头,一斤糖换一只羊。”
“马屁就不用拍了,这次没能一举荡平鞑靼,实在是俺的心中遗憾。”
“这里面颜色怎么那么单调?”
不过简单的自吹自擂后,朱棣还是按耐住了那份激动,准备将这份激动亲自带回南京和自家妹子分享。
“轰!轰!轰!”
“臣等领谕!”听到朱棣这么说,王义三人拱手作揖。
他背对着询问,而那鞑靼万户也汗颜道:“太师带领许多部众前往了忽兰忽失温。”
翌日一早,他便带着上直的肇州左右二卫和羽林三卫等两万六千余人南下,只留下了朱能等人的三万兵马和五万民夫。
想到自己一战抓了鞑靼二十几万人,朱棣便骄傲的捋了捋自己的大胡子。
为了追求度,朱棣提前让人护送解缙、杨士奇他们走漠东南下,不过没有了朱棣的监督,他们南下的度简直感人。
“甲胄有的是,但鞑靼现在还能拉出多少健壮男丁来武装?”
朱棣在海喇儿千户所五十里外立了一块饮马河的石碑,算是确定了鞑靼部的游牧范围和明军的放牧耕种范围。
“臣告退……”
朱棣说出了奉天殿唯一让他感到不满的地方,那就是颜色不如南京繁花。
“回陛下……”蒯祥走上前作揖道:“太学研究了许多东西,其中以往修建宫殿时所用的许多东西都含有微量毒素。”
北征固然能让朱棣安心高兴,可徐妹子对他来说也同样重要。
见朱棣三句话离不开北征,朱高煦只能摇头叹气,心想老头不当家不知道柴米油盐贵。
朱棣没有返回镇虏卫,而是直接率领大军携带了一个月的口粮从海喇儿千户所一路沿着哈剌温山脉西侧南下。
他的急于表现放在这支平均将领年龄四十左右的北征队伍中显得十分突兀,因此朱棣拍了拍他肩膀:
如果放在往常,他肯定不会同意在草原上矗立这种石碑,然而现在形势比人强,他们不低头都不行。
结束安排,朱棣看了看那被掘开草甸的肥沃土地:“这地方好啊,就是北边的人太少了……”
朱棣颔示意,那鞑靼万户见状也跪在地上叩再三才起身在明军监督下离开了此地。
在他走后,丘福立马凑上来:“陛下,把甲胄给了他们,万一他们再拉起军队和朝廷对抗怎么办?”
鞑靼战败的消息已经开始向漠西传去,一旦瓦剌诸部知道阿鲁台战败被俘,那他们肯定会对鞑靼进行试探的攻击。
“想要恢复一代人,起码还需要十几年。”
“除了元世祖,还有谁能和俺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