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原本家境艰难的女子,纷纷凭着自己的手艺在兰心绣庄这儿赚到了第一份工钱,无论是拿去贴补家用,还是自己攒着都好。
丹娘后来去过绣庄几次。
回回都能看见女眷们坐在一处,一边做针线一边说着话,倒也气氛融洽。
一个月下来,绣庄盘了一回账目。
除去一应开支,最终净赚了将近六百两。
这点银钱在富贵人家眼中肯定不够看的,可一年下来呢,那可是七八千两银子呢!
金姨娘盘算着,也是喜滋滋。
自从来了绣庄,她手头宽裕,也有了体己。
为了让柳家老爷太太不说话,她每个月还交给公中几两银子。
这姨娘不领月例,反而还能交钱回来。
柳家二老也不说什么闲话了。
横竖这是好事,还能与抚安王府的夫人走动更近。
入夏后,柳府收到了来自肃州寄来的一大箱特产。
还有厚厚的几封家书。
其中竟然还有单独给金姨娘的一封,是慧娘亲笔所写。
谁也不知道那封信里写了什么,反正金姨娘躲进自己屋里看了很久,最后出来时两眼红红的。
那一大箱特产里,柳承易夫妇俩都分得清清楚楚,分门别类地各自装好,还写上了签子,一样不乱。
柳夫人感慨:“慧娘真是长进了,瞧瞧这些理得多顺。”
“奶奶本就能干,从前不过是太年轻……她做得比我强多了。”金姨娘笑道。
柳夫人眉眼温柔地看了她一眼:“你也不差。”
短短四个字,说得金姨娘又忍不住红了眼睛。
她拿走了慧娘专门给她包的那一份特产,回屋放好,又与柳夫人说了一会子话,这才去了兰心绣庄。
刚巧,丹娘也在。
金姨娘便将随身带来的一斤茶叶送给了丹娘。
“这是我家奶奶送肃州捎来的,一大箱子特产呢,这是奶奶特地嘱咐我,让我送给夫人的。”
丹娘微微吃惊。
思绪转瞬即逝,她很快明白了慧娘的意思。
“难为你了。”打开一瞧,里头浓香扑鼻,一时间闻起来冲得很,但很快就觉得神清气爽,像是被这冲劲儿很强的气味打开了心肺,“哟,这味儿好正。”
金姨娘腼腆笑笑,忙不迭地去里间忙活了。
月底,兰心女学迎来了女官选拔后的第一场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