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同当初,丹娘还未出嫁时一样。
丹娘垂眸,又难过又感动。
自己都这么大了,还让老太太反过来安慰自己。
她挽着老太太的胳膊,靠在她的肩头:“祖母,您放心,太妃娘娘她……离世前很安详,孙女一直陪着的,一直陪着。”
老太太点点头,拍着孙女的手,祖孙俩依偎在一处。
这天,丹娘就睡在了老太太的屋内。
年前没几日,宫中太妃薨逝。
虽不说要到天下国丧的地步,但各高门府邸、民间乡野也都很自觉的不愿闹得很喜庆。
皇帝对太妃多有尊敬,这个时候就别当出头鸟了。
丹娘听从了老太太的建议,给家里的装饰换了一波素雅清淡的,自己也换了一身素银月白的棉衣,虽不算正式戴孝,但也能聊表心意,这便够了。
隔了几日,除夕之夜。
丹娘早早命人打点妥当,自己陪着老太太,带着玉姐儿和承哥儿,一齐回到了宋府。
宋恪松很惊讶。
见女儿陪着老太太一道回来,还要在自家一同团年,他欢喜得有些不知所措。
“这样会不会不太好?”他悄声询问老太太,“如今亲家母在京内呢……”
老太太倒是纵容了丹娘一回,道:“丹丫头前些日子在宫中侍疾,送走了太妃,眼下心情不好呢,就别去那头惹婆母不快了,在咱们这儿一样团年,沈府那头丹丫头早就送信说明一切,你就放心吧。”
闻言,宋恪松才算将一颗心放回了肚子里。
跟宋恪松不同,赵氏是一个字也没问。
见丹娘衣着素雅,便明白了一切,还特地将饭桌上的菜色也换的素了些。
水酒也换成了素酒。
老太太很满意,字里行间都夸儿媳越发会当家了。
赵氏被夸得心花怒放,拿着帕子抹了抹眼角,笑道:“老太太这早晚才回来,儿媳盼得望眼欲穿,若还不能当家,岂不是要老太太跟着操心,那就是我这个做儿媳的不孝了。”
阖家团圆,说说笑笑,倒也冲淡了不少太妃离世带来的悲伤。
丹娘见老太太明显笑容多了好些,也松了口气。
自己的抚安王府到底还是冷清了些。
还是宋府这边人口多,孩子也多,可以围着老太太玩乐解闷。
想到这儿,她便释怀了送老太太回来的不快。
这一桌团圆饭吃到了后半夜,赵氏早早就让蒋妈妈收拾出了厢房来,给丹娘一行人安置。
借着酒力微醺,丹娘这一夜总算睡了个好觉。
一觉醒来,已然是年初一的晌午了。
外头有人轻轻敲门,听声响却是丁氏。
丹娘忙起身,身边的尔雅新芽已经备好了热水热茶,伺候着她更衣洗漱。
她刚穿好了衣衫,就让人将丁氏请了进来。
丁氏进门笑道:“她们都担心你睡迷了,叫我过来瞧瞧,我说不用瞧,咱们家七妹妹就是劳累着了,难得回娘家一趟,还不让她回味一番从前做姑娘时的轻松?她们偏不听,我只好做这个恼人的恶人了,扰了你清静,你可别怪。”
“六嫂嫂哪里话,真要恼了我还让你进门?”丹娘说笑着,又眼睛一亮,“哎哟,这话可不对了,这会子可是在太太处呢,我要不让六嫂嫂进门,怕是太太第一个不答应了。”
丁氏掩口直笑,装作羞恼的模样,轻轻捶了她一下。
姑嫂二人坐着说话,丹娘吃着热茶,身后的新芽利落地替她梳着发髻。
丁氏打量着丹娘,见她精神回缓了不少,暗暗松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