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3章
这都是人尽皆知的事情。
自秦汉以来,这片土地上爆发的农民起义占天下半数。
过度开垦早已让土地千疮百孔,一场暴雨便是洪灾,半月无雨即成旱灾,三省内现存人口密度,已远超土地承载极限!
“历朝历代,多数战乱皆源于这些地区。”
“相较之下,南方地区人口较少,环境优越,灾荒罕见,即便偶有灾荒,也能顺利度过,鲜少出现烽火四起的景象。”
“归根结底,还是因为这些地方人口过多,环境过于恶劣。”
李祺耐心地解释了一番,而后将众人的目光引向了辽东。
“辽东地区这边就是人口稀少,环境优良,所以如果将这些地方的人迁移到辽东地区来,不仅仅可以大大的缓解这些地方的人地矛盾,也可以开发辽东地区。”
李祺一口气说完这番话。
这种观念在当今时代确实属于较为前卫的见解,然而这却是后世无数专家学者深入研究得出的结论,毋庸置疑。
回顾历史,明朝的覆灭,其中一个关键因素便是小冰河期带来的连年灾害。河南、陕西、山西、山东等地连续遭受饥荒,民众生活困苦不堪,反抗之声自然四起。
探究这些地区连年饥荒的根源,很大程度上在于人口密集而土地稀缺,自然环境极为脆弱。稍有降雨过量,便引发洪灾,黄河泛滥成灾;反之,降雨不足,则导致旱灾。许多本不适宜耕作的土地因缺水而荒废,加之人口众多,饥荒便随之而来。
南方的自然环境则大相径庭,森林茂密,无论多雨或少雨,影响都不大。人口密度较低,灾害发生的频率也相对较低,除非遭遇极端恶劣的灾害,否则总能轻松应对。
这正是拥有优越自然环境所带来的益处。
李祺的话语落下,众人陷入沉思。
将三省五百万人迁移出来,绝非易事,这关乎五百万人的生存与生活。在这个时代,人们视故土为生命,重迁难离。即便外界条件再好,也比不上自己的家乡。许多人即便在家乡受苦,也不愿意离开。
朝廷若强制迁移五百万人,这三省必定会引发民怨沸腾,尽管朝廷此举也是出于对这些地方人民的关爱。
太子标沉思良久,目光转向户部尚书杨靖。
“殿下,根据最新的人口统计,河南的人口数量尚不足四百万,远不及南方的江西、浙江、福建等省份。”杨靖直接报出了数据,却引起了李祺的质疑。
“这怎么可能?”李祺闻言,忍不住立即反驳。
身为后世之人,他对河南的人口规模有着清晰的认知,河南自古以来便是人口大省,后世河南的人口数量更是高达近亿。
至于江西与福建两省,合计人口亦不及河南之众。
仅需浏览地形图便一目了然,
河南之地以广袤平原为主,而福建、江西则多为山地丘陵,其人口又怎可能超越河南。
“李驸马,此事实无误,户部每年所征税赋,皆依人口而定,河南人口不足四百万,江西若我所记不差,人口逾千万,福建亦有七百万之众,皆远超河南。”
杨靖闻李祺疑虑,急忙加以解释。
“殿下,诸公,此数据仅为我们官方登记在册之数,并不能真实反映人口之实。”
此言一出,太子标眉头紧蹙。
“文和,你的意思是。。。。。。”
“有人隐瞒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