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条都有几十斤重,看似上百斤的也有。这种鱼的鱼鳔便是品质很好的鱼胶,既然遇到没有不收的道理。
那些沙虾虎虾对虾,都是一窝窝的,没想到八十年代的渔业资源是如此的富足。她继续潜行,也不知道到了哪里。只是一群群的鱼让她目不暇接,斗鲳群,银鲳群,金鲳、花鲈鱼、黄鲫、淡甲——
当然最多的还是鱿鱼,收了三个储物袋安然便不收了,赶紧返回。
如果不是有指南针,安然觉得自己都找不到回去的路了。还好它没离开鱿鱼区很远,奔着那些光亮便很容易找到了回来的路。
安然回来先从安家要了三千块钱,迎来齐素娟一阵阵抱怨,全家忙活还不够给她一个人的!
“妈,我这是在准备秋天的东西,我的本钱就那些,不给我本钱我怎么给你们买东西?”
齐素娟一听也是这个理,这阵子家里金钱太多了,以至于她都忘了闺女进货手里还没钱呢!
“三千够不够?不够再给你两千!”
“行啊!”安然一口应下,就怕齐素娟反悔。
五千块钱便能买六千多斤的鱿鱼脯,安然感觉远远不够,八十年代初期的物资依旧短缺,整理了一下空间,又卖出一些物品多出了两千多块。七千多买了不到一万斤的鱿鱼脯,安然只在李家呆了三天又走了。婆媳没想到这女人说干事就干事,还真雷厉风行的人。
安然再次出现在广州,下了火车找了一辆配货车跟着一起到佛山。一万斤的鱿鱼脯很是不少,王永贵亲自来看货,对鱿鱼脯的品质很赞许,“只有南澳岛才会出这种品质的鱿鱼脯,侄媳妇,我按一块二一斤买下成不?”
一斤赚四毛,一万斤便是四千块,哪有不成的?她知道外面市场价在一块二到一块三。“表舅,一码归一码,我这货是八毛来的,您给一块就行!我已经大赚了!”
“一块哪里行?这一路的运输和损耗就不小,就按一块二算,我给港商最低一块五!到了那边这样品质的鱿鱼脯一斤能卖到三五块!”
安然不再坚持,跑一趟才赚四千真不多,她倒是很想贩运过港赚一笔。
第191章回去不能空手,安然想要一些那边没有,这边便宜的东西。“我们给你……
回去不能空手,安然想要一些那边没有,这边便宜的东西。
“我们给你搞几箱子收音机,到那边大家没事可以听听广播,电风扇要不要?”王浩然道。
“要!”
安然在佛山待了几天,主要是跟着几位大厨学学用鱿鱼做菜。林成荣平时没少与这几人拉关系,一说侄媳妇想学几首鱿鱼菜,纷纷解囊相授。
爆炒鱿鱼、白灼鱿鱼、红烧鱿鱼、油泡鱿鱼、葱油鱿鱼、焗鱿鱼、椒盐鱿鱼、花卷鱿鱼、爆双鱿、蒜头爆鱿鱼、烧汁鱿鱼、芹菜炒鱿鱼干、韭菜花炒鱿鱼、鱿鱼煲、鱿鱼鸡煲、排骨鱿鱼莲藕汤、鱿鱼萝卜丝汤——
甚至鱿鱼还可以做鱿鱼烙,鱿鱼粥,总之,不管是鲜的还是干的,鱿鱼有N多种吃法。但王家主要经营鲜货,安然带的鱿鱼干大多被王家表哥转手卖给了别人。
饭桌上一道金不换炒薄壳引起了安然的好奇,怎么佛山也有卖?夏秋正是薄壳上市的季节,不管是广东还是潮汕,似乎都很喜欢吃这个不起眼的小东西。薄壳生活在盐度较高的外海湾或岛屿的滩涂,不仅味道鲜美,营养价值也高。
炒薄壳必须与金不换搭配,金不换即罗勒,也叫九层塔,它独有的香气与薄壳的鲜味天然融合,完美绝搭,没有金不换炒出来的薄壳就如没了灵魂。
油爆蒜头起香,一次放辣椒薄壳金不换,薄壳随着咋咋几声爆开,翻炒几下淋上鱼露,就是一道绝美的美食,那味道能让人越吃越上瘾。
吃薄壳一定要吮吸,吸出肉吸食上面的汁,这种感觉真是让人欲罢不能!一个接一个!
不想费事的可以吃薄壳米,脱了壳的薄壳米红白相间,入口绵软咸甜,可以左粥,可以做烙,可以炒韭菜,煮果条,薄壳芋头煲,薄壳竹笋煲,薄壳米秋瓜,炒米饭、煮粥,甚至腌成糖醋味的。
安然临来在李家吃过**做的炒薄壳,感觉比在这里吃的更鲜,更肥美。可能是新鲜度的问题,毕竟佛山不产薄壳。
“是你阿爸想吃,你表舅让人捎过来的。”陈丽芬解释道,“不过我们也都喜欢,别看东西小,味道就是鲜。”
“等下次我过来可以带一些腌好的薄壳米。”安然说南澳的的薄壳鲜。
“记得带一些珠瓜过来,那边的珠瓜煲汤最好。”陈丽芬说的珠瓜便是苦瓜,但南澳的苦瓜与众不同,个头不大,清甜微苦,可以生吃,算是苦瓜界的劳斯莱斯了。
一顿饭吃的尽兴,饭后男人去喝茶,女人来一盘水果大拼盘,这个季节吃的东西就是多!
缺钱!交通不便!安然吃着东西心里嘀咕着,自己手里那么多东西要是能变现部分就好了。如果不变现,做地域差价也行,总之她很想搞钱,很想囤积!
王浩然给她搞了三箱子收音机三十台电风扇,这些东西刚一露面就被人抢购了。安然不知道这东西居然这么火爆,居然比那上万斤的鱿鱼更赚!于是又拿出一批香皂玻璃器皿,现在虽然也有玻璃制品,却是没后来的工艺好,洁净度和花色样式差的很远。水晶般透亮的花瓶和水果碗受到很多人青睐,但能舍得花钱买的人却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