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大山的训练场还在修建,孩子们被养在一个大院子,安然去看了看,都是男孩,一个个瘦的皮包骨,顶着大脑袋,也就两只眼睛有些灵动。
“先好好养阵子,找到教书先生了吗?”
“找了一个穷童生,你要不要见见?”
“见,我告诉他教什么!”识字算数就行,别的没必要。
沈大山很听话,他感觉自己正在办一件很重要的事,说不定就能改变他的人生。
粮食过来孩子们开始吃饱饭,安然给他们煮了一大锅药材水,实则是用空间樱桃果子改变一下他们的体质以利于以后的训练。她觉得紫玉那棵树上的樱桃果子效果远远不止延年益寿,更有治病排毒增强体质的奇效。
沈大山给安然的助手是他两个稍大的儿子——沈海生、沈海涛,真是肥水不流外人田!
明年大水漫灌,连南方都是灾区,安然决定从现在开始做教练,家里那群孩子也应该再练练!她和安舒信在家时间短,几个孩子真的没学到什么。现在是十月末孩子们只能等寒假再练练。
此后安然上午办公下午去大院,孩子则是上午学文化课,下午晚上训练。初期就是跑步跳跃马步调息。跟了一周孩子们也就知道每天的任务了,只是先生要求严苛,不完成就别睡觉别吃饭。
安然都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会做教官,训练着一群小屁孩还蛮有意思!
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孩子意志力格外坚韧,这是安然最满意的地方,人的资质不同,渐渐一批孩子脱颖而出!
安舒信一行在年底回来的,一走就是半年,回来众人都脱了形,路上太遭罪,尤其到了西南,那里不是山水就是林子,除了野兽就是蚊虫,而且很多都有毒性。
付出后的回报很丰厚,每人都分了一笔银子,随着带回来的特产还有说不完的风土人情和遭遇。安舒信决定休息几个月,这一趟太累,大家都要好好养养。
安然便跟安舒信提了从沈大山那边训练几十个人自己用。安舒信当即拍板要五十个,那样自己就能有商队了,不管是内陆还是出海,人都够用。
“我觉得应该加上浮水,让他们都会水。”安舒信听完安然训练内容后道。
“这点我想着呢!还有家里的孩子,你看着再好好练练他们——”
兄妹俩初步确定了接下来的事。
第56章开年沈大山的训练基地建成,养了几个月的孩子几乎都变了样子,身体强壮了长胖了,精神了,还认识……
开年沈大山的训练基地建成,养了几个月的孩子几乎都变了样子,身体强壮了长胖了,精神了,还认识了好多字,基本上自己的名字都会写,能将《三字经》《百家姓》背下*认出。
三百多孩子进入训练场便是封闭管理,谁也不能出去,出去就不要回来。
饿怕的孩子一听打打都打不出去,在这儿可是有饭吃有衣服穿,有学上,有师傅教本事——
现在又有新房子住,还是六人一个房间,都有了属于自己的床。不就是每天训练学习吗?比起挨饿受冻都不算什么?
来年华北西北依旧干旱,江南上半年还算平顺,从六月梅雨季开始,老天就像被捅了窟窿,雨下个不停,河道爆满,河水泛滥。一时哀鸿遍野,乞讨的人开始涌进城市,上海多了成群要饭花子,也多了来避难的富户。
房价粮价再次暴涨,不说十两银子一斤米有没有,一两一斤的米却不新鲜。别管别人,张氏做饭都打起了算盘,尽管粮食都是闺女拿过来的,那也算银子啊!
沈大山偶尔来训练基地看看,发现这里的孩子依旧不缺吃喝心里这个不好意思,随后就对训练的孩子来一次训话,外面饥民遍地,饿殍遍野,你们知道吃的粮食现在多钱一斤吗?一两银子!一两银子!感恩吧!谁不好好训练就给我滚出去!老子别的没有,人有的是!外面满大街都是讨饭的人,快要饿死的人!
随后不需要安然怎么说,那些孩子玩命地练,什么攀爬俯卧撑踢沙包,绑沙袋,你就来吧!别说监督训练,就是不让练还有人偷着练!这样的一群少年安然很欣慰,外面情况却让她坐立不安。
安然请了两月假,将训练营交给沈家兄弟看管,她不得不再去找粮食,这次安舒信带了人一起跟着走的,那么大水他没办法走旱路了。
依旧是安然去收粮,安舒信带货物带船去接应。经过大半年积累,紫玉已经给她弄了好多粮食,这次除了大米还有一些豆子土豆等,总之这次算是满载而归,到岸就被疯抢。
他们没赚黑心钱,低价给了粮商,但也要求粮商低价销售,这一批粮食让上海将粮价稳定了一些时日。安然等人又赚了一笔!有了钱各家小辈开始琢磨买铺面做营生,买房子改善居住环境。
“咱们根还是在老家,我想等回去了再置办一些田地”安炳绪和安炳贵都是这个意思。只盼着能早点回去,上海再好总觉得不是自己的家。老一些的几乎都是这想法。尤其安炳绪,他还惦记安家的驴肉生意呢,在这里孩子们在工厂上班,哪如回去经营生意?
安舒衡的想法与安炳绪很一致,他在老家经营铺面是安掌柜,在这里算什么?等没天灾了粮食恢复正常哪有这么大利润?还是自己的买卖长久。长辈的冷水很快浇醒小一辈的幻想,安舒信自然懂得,但他对跑商一直很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