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年轻的时候处处留情,不知道辜负了多少女子,嘴上说的甜言蜜语,可为了不暴露自己皇上的身份和牡丹姑娘春宵一度后就直接弃她而去了。
一个年轻的姑娘就这样艰难的拖着陆漻长大,唯一的愿望就是希望等陆漻高中以后,找到当年的那个负心汉,问一问他究竟是为什么。
可牡丹姑娘的身子在这十几年的辛苦劳作中早就垮了,还来不及看到陆漻高中,便香消玉殒。
牡丹姑娘去世之后,陆漻就成了一个彻彻底底的孤儿,毕鹤轩作为他的老师,倘若半个父亲,就直接让他住在了太傅府里。
而且经常教授太子为君之道的时候,陆漻也会在旁边听上一听。
陆漻如此这般才知道,朝堂已经混乱,天下也不再太平,他们这些为人臣,为民官的,当清,当慎,当勤。
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太平。
陆漻这般想,自然也是这般做。
他自小经历的一切让他更能体会到百姓的艰辛,能够更加设身处地的为百姓着想,毕鹤轩大力培养他,希望他能够成为下一个自己,成为太子的肱骨之臣。
有了陆漻这个文臣,自然也少不了武将。
镇北侯嫡次子解汿,就入了毕鹤轩的眼。
三个心中充满雄心壮志,意气风发的少年郎,就这般有了共同的信仰。
可直到,陆漻发现皇帝几乎和牡丹姑娘遗留的画像里的负心人一模一样。
那一刻的他。
崩溃,心死,绝望……
可他还来不及消化好这个真相,悲剧就接踵而至了。
当年的皇帝之所以能够成功上位,是因为娶了镇北侯府的嫡女,获得了镇北侯这个武将的支持。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这几乎是每一个靠他人上位的帝王必走的一条路。
其实在登基为帝之后不久,皇帝就开始忌惮起了皇后和镇北侯府。
只觉得他们既然能够拥簇自己上位,那么也就可以把他拉下马,换成另外一个人。
只不过他一直把这种小心思藏在心底,从没有在明面上表现出来。
可直到他发现太子和解汿越走越近,甚至他亲手点出来的状元郎,都开始缓缓地向太子那边靠拢。
这让皇帝愤怒的同时又感到了无比的恐惧。
这些人一个个的都为太子谋划,是不是想要弄死他,然后拥戴太子?
这个想法一经出现,便宛如野草一般疯狂的生长,彻底的扎根在皇帝的心底,再也铲除不掉。
恰好此时北边的突厥开始频频骚扰,迫不及待的想要铲除威胁到他地位的皇帝,交出了居庸关的城防图,用五座城池为代价,换取突厥在战场上杀掉镇北侯父子。
昌平十四年的冬日,比沈听肆穿来的那一年还要冷上许多。
那一日,天空雾蒙蒙的,寒风呼啸中,陆漻陪着太子一同进了宫。
边关八百里里加急,镇北侯父子困于贺州一处城池。
突厥成包围之势将他们团团困住,若是没有援军的到访,恐怕他们会最终弹尽粮绝而亡。
可这则消息传来以后,却被皇帝按下不表,根本没有在朝堂上告诉众大臣。
驻守边关的将领生死不知,十万大军被困城池,可整个京都满朝文武,竟没有一人知晓!
镇北侯父子苦守城池,等待救援,可等来的只有一天比一天加深的绝望。
朝堂上面喜气洋洋,都以为镇北侯父子这一次依旧可以像以前一样的大败突厥,凯旋而归。
除了皇帝以外,无人知晓他们已然成为了那笼中困兽,几乎已经到了濒死的境地。
最后还是太子的幕僚从来自边关的商人那里得知了事实的真相。
当时陆漻正在纠结要不要把自己的身份告诉给太子,听到这则消息的他,马不停蹄的和太子一起冲去了御书房,希望皇帝能够快点派兵救援。
可他们去的时候,皇帝正在和自己最爱的美人颠鸾倒凤,命令羽林卫把守着御书房的门,根本不让他们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