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林瑾捉起老人的手,看他掌心已经全红了:“爷爷,你刚还说我打人疼的是自己,我还好歹让她疼了,你这倒好,只疼自己。”
老人胸口起伏,气得不轻:“分家,我这就分家!”
他指着账本说,“再不分家,我的棺材本儿都要没了。”
苏林瑾轻抚老爷子的背,哄他:“这账本都多少年了?真要怪只得怪您自己从来不管。要我说啊,光分家不是太便宜了管账的人?总得想办法把损失要回来吧?再说快过年了闹开了多不好,先过完年再说。”
账本是周娟两个小时前交过来的。
每年过年前,周娟采买完年货后,就会把账本交给姜老爷子看一眼,等过完年继续拿回去。
今天姜琰在四合院丢了脸,没借到衣服,还被苏林瑾打了个巴掌,周娟心里窝了一团火。
要是搁以前,她可能当场就发作了,就算不能打回来,气势上肯定也不能输了阵,可现在她自己泥菩萨过江正没脸,就只气咻咻地把账本往老爷子面前一送走了。
也是今天刚好任琦又送了冰糖葫芦过来,苏林瑾两相一比较,就发现了意思的情况。
第29章
按李三所说,仿膳的普通冰糖葫芦五毛钱一个,任琦买那种夹馅儿的六毛一个。
可账本里,周娟明明白白记的昨天买的仿膳冰糖葫芦,单价八毛,还附带了一笔特别加急费两块五。
她甚至做到了有零有整。
苏林瑾这个金融运营主管DNA动了。
时间太久远的她暂时没看,先看了最近两个月的账本。
这一看,她看笑了。
看得出来,周娟是个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老手,她的每个项目都记得密密麻麻,乍一看觉得十分认真。
什么事由,采购的物品名字,地点,单价,备注,一个都不少。
问题就在,里头的错配信息就花样繁多了。
比如她会有窗帘一项,记录购买地点居然是路边。
真的离谱了。
她相信这窗帘多半是她其他途径得来的布料加工的,按市价行情上浮记录,相当于赚老爷子的钱。
而像苏林瑾指名道姓的仿膳冰糖葫芦,她不敢乱记,就只在单价上做点文章。
当然也不敢乱加价,所以她就新增了一个名目出来。
周娟这样的人才,要是搁几十年后接受完高等教育,绝对是提篮桥服刑人员。
苏林瑾才看了两个月的帐,就毛估估算出来她约莫贪墨了九十来块钱。
这个年头,普通人一个月挣不到九十块钱。
虽然这两个月的账中,带着一部分因为给他们张罗婚事滋生出来的项目,和年货的集中采购,那简单推算一下,她全年也能净得好几百。
姜老爷子退休的津贴再丰厚,也经不起硕鼠在家这么啃。
苏林瑾没把实际情况和盘托出,只挑了冰糖葫芦和窗帘这两项一提,老人就气得要分家。
“爷爷,我们得想办法让她把钱吐出来。”苏林瑾说,“先不要打草惊蛇。”
哪有那么便宜的事,丢脸和道歉就行,要警察干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