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nbsp;nbsp;nbsp;建昭十九年,二月初春。
nbsp;nbsp;nbsp;nbsp;昨夜的雨未停,将地上的砖石淋得光亮,天方泛白,镇霖城内便有不少人撑伞上街。
nbsp;nbsp;nbsp;nbsp;春寒料峭,潮气氤氲,女子们大多穿着时新的春装,三两结伴,言笑晏晏。
nbsp;nbsp;nbsp;nbsp;长街尽头,礼部此时大门紧闭,东墙边上已经围了不少人。
nbsp;nbsp;nbsp;nbsp;南山寺开始鸣钟,铜磬声如涟漪,回荡在镇霖城内。
nbsp;nbsp;nbsp;nbsp;礼部官衙内,徐文颠听着最后一声嗡鸣,放下手中茶盏,微微侧首,向一旁三个官差示意。
nbsp;nbsp;nbsp;nbsp;时辰到了。
nbsp;nbsp;nbsp;nbsp;连绵不断的雨总算停歇,日光渐盛,穿云而下。
nbsp;nbsp;nbsp;nbsp;“吱呀”一声,礼部朱红大门向内打开。
nbsp;nbsp;nbsp;nbsp;两名官差捧着红木托盘,在众人的目光中,行至东壁杨柳树下。
nbsp;nbsp;nbsp;nbsp;高三尺宽六尺的黄纸被“哗啦”一声抖开,贴上石壁。
nbsp;nbsp;nbsp;nbsp;人群更安静了,所有人都屏息注视,只有风吹柳梢沙沙作响。
nbsp;nbsp;nbsp;nbsp;“中了!”
nbsp;nbsp;nbsp;nbsp;忽的一声高喊,如巨石入海,震起一涛巨浪。
nbsp;nbsp;nbsp;nbsp;“三甲十一!中啦!”
nbsp;nbsp;nbsp;nbsp;墙下顿时如同集市般热闹起来。
nbsp;nbsp;nbsp;nbsp;有人黯然神伤,落寞离去。
nbsp;nbsp;nbsp;nbsp;也有人强颜欢笑,振作精神。
nbsp;nbsp;nbsp;nbsp;亦有人欢呼雀跃,欣喜若狂。
nbsp;nbsp;nbsp;nbsp;更有意兴之人随口做诗:“十载辛勤暗夜灯,一朝金虹破云来!”
nbsp;nbsp;nbsp;nbsp;可最兴奋的,当属另一群人。
nbsp;nbsp;nbsp;nbsp;绯罗裙摆绣花缎,彩云帔子蝶鸟纹。
nbsp;nbsp;nbsp;nbsp;女子们皆是盛装簪花,翘首以望,不约而同地看见了金榜之首。
nbsp;nbsp;nbsp;nbsp;一甲第一——晋昭。
nbsp;nbsp;nbsp;nbsp;“晋公子中榜了!是状元!”
nbsp;nbsp;nbsp;nbsp;顿时,黄鹂鸟般的呼喊声盖过了一切,将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带到了“晋昭”二字之上。
nbsp;nbsp;nbsp;nbsp;什么“十三中举,十九登科”,什么“左手提笔,盖世奇文”。
nbsp;nbsp;nbsp;nbsp;当然,还有女子们最常说的“神清骨秀,松风水月”。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而人潮议论的中心人物,此时正在京郊驿站外晒太阳。
nbsp;nbsp;nbsp;nbsp;回风亭建在离驿站一里远的地方,这儿离京城不远,送行人刚刚好。
nbsp;nbsp;nbsp;nbsp;自大延建朝以来,不知有多少人在这里饮酒别知己,又有多少人在此垂泪送亲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