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将身分码贴近感应区】
他照做,手腕靠近,感应声响起。
下一秒,一道女声响起,不是录音,是即时生成,语气平稳却带着轻微的同步修正音波:
「江岭翔,确认身份。请直行进入预约评估区,第九室已为您开啟。资料同步中。」
语音结束后,灯光变化,地面出现一道缓缓延伸的导引光线,像是路径浮现在他脚下。
他依循着光走进去。
走廊两侧都是模组化隔间,每一间门板上只显示代码与淡色状态条。他经过几间有人在内的房间,内部无声,但隐约可见感测设备运作的光点闪烁。
走到第九室时,门已开啟,里面亮着淡白色的天光灯。
他走进去,门在他身后静静闔上。整个空间不大,像是一个控制过声音与空气流速的舱体,乾净得像无菌室,却不压迫。
墙面没有萤幕,只有一组嵌墙式的语音引导模组与一张半倾斜的模拟座椅。
「接下来将进行生理讯号建档与感官反应评估。」
「请依指示坐下,并保持自然呼吸。」
他照做。
机器运作声微弱响起,无探针伸出,只有光线从不同角度扫过他的视线、颈动脉、肩膀与下腹。
一个冷静的声音在他耳边继续:
「请直视前方,以下影像将依序播放。观测目标:心率波动、眼动反应、皮肤通电值。」
萤光墙面亮起。
画面从模糊的几何色块开始,慢慢过渡到低饱和的人体肢体接触,再逐步进入更具挑逗性的互动。
岭翔没动。他的瞳孔调整速度快,身体维持几乎完美的静止。
如果此刻有谁在观察,大概会注意到一件事——不是他没有反应,而是他的反应,精准到像是经过训练的人体演算。
但这只是第一段测试。
萤光画面渐暗,语音响起:
「生理讯号接收完成。进入下一阶段:伦理情境回应模拟。」
画面转为深色,淡蓝文字浮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模拟情境一】
任务对象出现强烈情绪依附倾向,机构判定无立即干预必要。
请问:您是否会刻意淡化互动以维持情感边界?
1。是,我会刻意拉开距离
2。否,让她自然决定
3。视情况调整互动强度
4。不确定,需要更多资讯
他扫过选项,选了第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模拟情境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