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着纸上早已写好的名称,少年们心中了然——
成立校事组的决定,已不容更改。
“好歹……好歹让我们在您身边,多陪一阵呀……”
抽泣声渐渐响起。
几名少年抬起手背,遮住眼眶,压抑着身躯的颤抖。
黄举天攥紧掌心,强迫自己不挪开目光,与每一个仍注视着自己的少年对视,语气平静却坚定:
“最迟,待到成亮婚后。”
少年们闻言,已然泣不成声。
黄举天的心并非铁石所铸。
他两世为人,年纪足以做这群孩子的父亲。
多年相处,精心培养……
他对他们的父爱绝非虚假。
按原先的计划,这一百个少年都将被培养为部将,或统领未来的军队,或在后方担任要职,绝不可能作为炮灰送上战场。
若非实在无人可用,而时局已逐渐偏离他前世所知的历史轨迹……
他又怎会出此下策?
“站出来。”
黄举天第一次佩服自己,竟能在如此情境下保持平静:
“再不站出来,义父只有点名了!”
“义父心狠。”
黄成魔第一个站起身,走到黄举天跟前,将他紧紧抱住:
“义父的心好狠……可我爱义父,我们都爱义父!”
说完,黄成魔松开怀抱,让黄举天即将落在他背上的手悬空。
紧跟着,他起身取走了“范阳镇”的字条。
在他的带动下,逐渐有少年学着他的模样,取走字条。
——站出来的,都是至少十七岁的义子。
等到最后一个十七岁的少年报名完毕。
最大的一个十六岁少年,跑过来抢走了最后剩下的“长安城”,跪倒在地,扑进黄举天的怀里,放声大哭。
黄举天将手搭在义子的背上,一下又一下地轻拍,安抚着他的情绪。
见十张字条都被哥哥们取走,剩下的少年们终于松了口气。
虽然头脑里冒出这样的想法,对勇敢的哥哥们很不公平。
但他们真心觉得:
太好了,他们不必与义父和兄弟们分离。
可是他们忘记了。
大多数时候——
劫后余生是幸存者,才配拥有的幻觉。
“十个不够。”
这一次。
“再来十个报名。”
即便是黄举天,也不忍再看,紧紧闭上了双眼:
“两人一组,共启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