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nbsp;nbsp;nbsp;她抬起头,恍惚望向谢衡玉,刚醒了一场梦,刚见过最思念又最不愿意再见的,那个血淋淋的人。
nbsp;nbsp;nbsp;nbsp;此刻的她,总算能够将他们区分。
nbsp;nbsp;nbsp;nbsp;一种莫名的恨意从她心口窜上来,她分清了谢衡玉,却开始恨他。
nbsp;nbsp;nbsp;nbsp;恨他……为何也会那一剑。
nbsp;nbsp;nbsp;nbsp;第45章第45章他偏要她花团锦簇,稳坐高台……
nbsp;nbsp;nbsp;nbsp;“谢衡玉,为什么还要回来呢?”
nbsp;nbsp;nbsp;nbsp;池倾撑着地站起来,站在谢衡玉身后的血雾之中。于是,多年前化出真身的池倾没能亲眼看见的残忍景象,在这一刻全都真实地映入她的眼底。
nbsp;nbsp;nbsp;nbsp;那无孔不入的血腥气令她止不住地反胃,她捂着口鼻,望着谢衡玉仗剑的背影,心中涌动着复杂难辨的情绪。
nbsp;nbsp;nbsp;nbsp;……既然没有必胜的把握,既然知道要决一死战、九死一生,为何还要回来?
nbsp;nbsp;nbsp;nbsp;灵压与剑意激荡,周遭狂风大作,池倾的声音太轻,并没有传入谢衡玉的耳畔。男人的目光凝着黑暗中的人影,出手的剑招几乎是靠惯性挥动,体内的每一分灵力好像都被榨干了,而今只有燃尽鲜血,才能求一线翻盘的可能。
nbsp;nbsp;nbsp;nbsp;无论修仙界还是妖族,螳臂当车之际,似唯抱有同归于尽之心,方能寻得绝境求生之机。谢衡玉太明白这一点,何况眼前这老者是当世少有的半步化神,即便迟暮,自己与其对上,也是九死一生。
nbsp;nbsp;nbsp;nbsp;可是谢衡玉并不怕死,或者说,比起死,他更怕自己这一辈子,都是在替旁人活着——与其走到那一步,他宁可在此刻为池倾战死。
nbsp;nbsp;nbsp;nbsp;只有在池倾眼里,他才是他。
nbsp;nbsp;nbsp;nbsp;谢衡玉紧紧握着手中的剑,周身血雾化为凶悍的灵力,随那强横的剑意一道抵抗着公仪夔暴虐的灵压。
nbsp;nbsp;nbsp;nbsp;隔着明暗的光线,隔着林间簌簌的树影,这两人的身形紧绷,一眼便是强弩之末的姿态。
nbsp;nbsp;nbsp;nbsp;再撑一会儿……
nbsp;nbsp;nbsp;nbsp;豆大的汗水从谢衡玉额角滚落,他眼前因失血而接近眩晕,却强撑着在心底一遍遍对自己重复着这句话。
nbsp;nbsp;nbsp;nbsp;——他挥出的这一招,是谢家老祖年轻时所创的《踏星剑法》中最后一式,名为“血盾”,这招式威力巨大,可理论却十分简单粗暴。归根结底,无非是一招“以杀止杀、同归于尽”。
nbsp;nbsp;nbsp;nbsp;虽从表面来看,这好像也是氪命的招式,但实际上,它却与剑修的心意相关。若剑修心念足够坚定,以卵击石仍不生退缩之心,愈近强弩之末时,剑招反而会爆发出更加强大的力量。
nbsp;nbsp;nbsp;nbsp;反之,若剑修施展出“血盾”,却在半途临阵脱逃,强行收剑,便会遭到反噬。因而,他此刻决不能退。
nbsp;nbsp;nbsp;nbsp;焚天剑在谢衡玉掌中爆发出惊人的光芒,纵使没有妖力的驱使,这人族剑修所挥出的剑招却依旧十分对得上焚天的脾气——毕竟,自从烁炎将它交给池倾之后,它已有好久没有酣畅淋漓地和人干过架了!
nbsp;nbsp;nbsp;nbsp;谢衡玉是使剑的好手,“血盾”又在分分秒秒地积蓄着力量,焚天兴奋得不行,整把剑亮得好像刚从铸剑炉中捞出来似的。
nbsp;nbsp;nbsp;nbsp;它想着:谢衡玉剑选得好,练得也好,人品应该是差不了的。
nbsp;nbsp;nbsp;nbsp;真稀奇,这次小主人的眼光倒还可以。
nbsp;nbsp;nbsp;nbsp;这厢焚天偷摸着开了个小差,却分毫不知谢衡玉其实从头至尾,都没有好好练过这套《踏星剑法》,凭的全是记忆力和悟性。
nbsp;nbsp;nbsp;nbsp;早年间,他被谢家家主收为养子,不久便后与谢家内门最优秀的子弟一同前往谢家剑阁求取本命剑。但当所有人都拿着剑走出剑阁时,谢衡玉却是唯一一个空着手出来的人。
nbsp;nbsp;nbsp;nbsp;谢衡玉没有本命剑。他的道心与谢家大开大合的凌厉剑法背道而驰,谢家剑阁中没有一把剑认他为主——这对于当时的他来讲,也是一个污点。
nbsp;nbsp;nbsp;nbsp;可谁也想不到,就在离开剑阁半年之后,谢衡玉居然放下了谢家的一切,独自前往鹿岛灵山,欲拜隐居的剑仙为师,并扬言不学成剑仙的清光剑意,便再不返谢家。
nbsp;nbsp;nbsp;nbsp;没人知道谢衡玉做出这个决定之前,是否与谢家家主商量过。但大家都知道,在剑道之术上,除了清光剑意,再没有第二套别家的剑法能够得到谢家的认可。
nbsp;nbsp;nbsp;nbsp;而剑仙又是出了名的脾气古怪,虽身为剑仙,却极少使剑,更罔论传道授业了。
nbsp;nbsp;nbsp;nbsp;带徒弟?不存在的。
nbsp;nbsp;nbsp;nbsp;当时谢衡玉在谢家本就名望不高,同门之中对他都是嫉妒眼红的多,心悦诚服的少。那本就岌岌可危的名声,在剑阁之事后更是降到了谷底。因此,众人听闻他要涉足灵山学剑,半是冷眼看好戏的,半是对着他那个“谢家长公子”的位子眼红心热,觉得我上我也行的。
nbsp;nbsp;nbsp;nbsp;可谁都想不到,一年之后,谢衡玉从灵山重返谢家时,竟当真是学成归来。
nbsp;nbsp;nbsp;nbsp;那清光剑意,剑如其名,灵动潇洒,温柔和煦。只见风月,不见杀气。那是和光同尘的剑,收剑似融于万物,起剑更是美不胜收,轻易便叫人卸了警惕。
nbsp;nbsp;nbsp;nbsp;可若是修为相近者切磋,一招之内,却能轻易制敌。
nbsp;nbsp;nbsp;nbsp;清光剑意在谢衡玉手中,折服了谢家一半剑痴,迷倒了天都一半佳人。
nbsp;nbsp;nbsp;nbsp;从此之后,他依旧没有本命剑,但行走修仙界,天光之下,无处不是他的剑。
nbsp;nbsp;nbsp;nbsp;“玉公子”的美名,也是那个时候便有人开始喊的了。
nbsp;nbsp;nbsp;nbsp;但只有谢衡玉自己知道,不管他表面再怎么光风霁月,内心深处,却到底还是不甘——因为深深不甘着在谢家
nbsp;nbsp;nbsp;nbsp;剑阁不被选择的那个时刻,他在无数个深夜将踏星剑法翻阅,将一招一式都深深印入脑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