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钰想做事情,就必须要先取信于他。
哪怕心里再不爽,表面也要如此。
朱元璋现在最渴望的,就是天下正统的名义。
别说什么他得国最正这种话,这是后人站在历史角度给出的评价。
作为当事人,朱元璋不会有这种感觉。
当时的天下人也不会认为他得国最正。
在这种情况下,帮他加天命,无疑是最快的获取信任的方式。
所以马钰才给黄河改道加天命,才想着用大鼎做文章。
如此,等将来朱元璋开始重视并信任他,再着手去搞改革。
将一些不利的制度废掉,并推行一些真正利国利民的好政策。
让百姓多过几天安生日子。
他没想过当圣人,也不认为自己有这么高的操守。
可作为一个接受过太阳照耀的人,穿越到古代,就能心安理得的躺平享受一切。
那才是现代教育最大的悲哀,也是太阳的悲哀。
只是这些想法他不能告诉任何人,只能深深的藏在自己心里。
所以面对朱樉的问题,他只能拿马皇后当挡箭牌。
他也知道,别人肯定不会相信,会认为他为荣华富贵弯腰低头。
对此,只能借用《送东阳马生序》里的一句话,来表达自己的心境。
【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岂知余者哉!】
事实上,正如他猜想的那般,朱樉内心其实并不太相信他的话。
说什么为了姑姑,不过是嘴硬罢了。
不过朱樉也没觉得他向现实服软有什么问题。
毕竟自家爹可是皇帝,而且他现在又有了皇亲的身份。
给自家出谋划策,那不是天经地义的吗。
所以打了个哈哈之后,他也没继续谈论此事,而是提高声音夸张的道:
“哎呀,真是舒服啊。”
“尤其是想到那些家伙,要在大本堂接受宋老头的荼毒,我心里就更爽了。”
马钰收回发散的思维,摇摇头说道:
“你也别闲着,我给你安排的有课程,按时完成。”
朱樉顿时不乐意了:“咋,你不会是也想逼我读书吧?别怪我翻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