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只是受到二弟些许恩惠就能如此,应当是个重感情之人。”
马皇后说道:“你所言不无道理,不过事关重大还需谨慎。”
“再多观察一下总归是不会错的。”
朱标微微点头,说道:“是,我已经交代二弟了,定然能将他的秉性摸清楚。”
“如果他真如表现的这般恩怨分明,倒是可以好好利用一番。”
马皇后认同的道:“如果他恩怨分明,事情反倒是好办了。”
母子俩又谈了一会儿,就马钰的事情制定了一个计划。
不外乎就是化解仇恨,以恩义结之,收下为我所用。
是的,他们已经确定要赦免马钰的罪行了。
因为不论他的能力高低,至少是懂一些帝王学的。
这对朱家来说太重要了,值得他们为其破例。
不过马皇后又说道:
“具体如何对待他,还要看他有多少才能。”
说白了,给他什么样的待遇,还要看他自己有多大能力。
如果仅此而已,那就找个体型相似的死囚去替他死。
然后他将一身所学献出来,自己隐姓埋名过一辈子。
如果他能力真的很出众,那自然又会有别的相应的待遇。
对此朱标也没有什么意见,只觉得母亲果然英明,考虑事情面面俱到。
接着,马皇后又提笔给朱元璋写了一封信,将马钰之事和盘托出。
等写完,她将信递给朱标道:
“你看看还有没有什么需要补充的。”
朱标躬身接过,打眼一看不禁有些惊讶。
马皇后将事情的来龙去脉,以及调查的结果,还有马钰说的话,详细的写了下来。
唯一有出入的地方,就是隐去了马钰辱骂朱元璋之事。
也不是完全隐去,而是用了春秋笔法。
只说因为刚逃难到应天,就被贪官污吏冤枉入狱,马钰对大明有误解,几次口放厥词。
后经过朱标劝说就改了过来。
至于有多大误解,放了什么‘厥词’,则一概不提。
朱标又不傻,自然明白母亲为什么要这么做。
正如马钰在牢里说的那样,因为出身低,父亲更看重身份。
若是给他知道马钰连名带姓的辱骂他,这事儿估计不好收场。
就算在母亲和自己的劝说下饶马钰一命,以后两人也很难正常相处。
一笔带过是最好的办法。
至于父亲会不会从别处得知真相……这一点朱标是不担心的。
母亲亲自出手,父亲是绝对不会产生一点怀疑的。
就算有人在父亲面前说什么,他也不会相信一个字,反而会认为那人在挑拨离间。
看完信,朱标笑道:“母亲英明。”
马皇后笑道:“别拍我的马屁,信我是写了,但马钰能不能活命还要看你。”
朱标疑惑的道:“我?”
马皇后说道:“对,在你爹回来之前,化解马钰对大明的成见,否则后果你是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