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排行周排行月排行日推荐周推荐月推荐

耗子小说网>汉官>第73章 瑟瑟发抖的辽东学子

第73章 瑟瑟发抖的辽东学子(第1页)

话说邴原和国渊忽然斗起来,魏哲真的是始料未及。

说实在的,无论两人谁赢谁输魏哲都不想看到。

然而在学术之争面前,魏哲这个举主说话也不管用了。

一个是青年名士,另一个是儒宗高足。

两人无论是谁都有着自己的骄傲,不会为外力而屈服。

于是在劝解无果的情况下,魏哲也只能加入看热闹的群体。

毕竟送上门来的乐子,不看白不看。

不过话又说回来,魏哲也是来到了汉朝之后才发现当下也有思想之争。

别看两派思想阵营唤作“古文经学”与“今文经学”。

但实际上“古文非古,今文非今”。

所谓今文经,实际上是指汉初由老儒背诵,口耳相传的经文与解释,由弟子用当时的隶书(今文)记录下来的经典。

至于古文经,也不是指其更加“古老”的意思,而是指前汉武帝时期,鲁恭王从孔子故宅壁间所发现的由先秦古籀文字(古文)写成的经籍。

是故相比于“今文经”而言,“古文经”现世的反而更晚。

……

翌日,朝鲜城南。

乐浪郡学,修文堂。

只见宽敞的大堂中已然是人满为患,甚至连大堂外的走廊过道上都有儒生翘首以待,仿佛整个辽东儒生今日都来了乐浪一般。

不过大堂正中的邴原和国渊两人,倒是一点都不在意,眼中只有彼此。

由于这次争端皆因国渊赠郡学的《三礼注》抄本而起,所以几次辩经也都围着这个核心展开。

“春秋之时孔子亦未闻《周礼》一书,后世所出,可为古礼乎?”

别看邴原外表沉稳,但言语可一点都不客气,直接就否定《周礼》的存在。

当然,他倒不是说周朝无礼法,再给邴原十个胆子也不敢这么说。

他所言《周礼》,乃是指前汉末年才出现的《周官礼》一书。

话说儒家向来有六经之说,谓之《诗》《书》《礼》《易》《乐》《春秋》,这六部古籍也非孔子所作,乃上古流传下来的古籍。

只不过在孔子之前为诸侯王室贵族所有,藏于深宫之中。

春秋时期孔子得之,便将它们重新整理修订,从而成为儒家典籍。

包括《春秋》也是如此,从鲁隐公到鲁哀公计二百四十四年的事件,本是鲁国史官所记,很多内容甚至是鲁国史书的原文。

若孔子后来没有臧否诸事,《春秋》其实应该与《齐史》一般称《鲁史》。

不过也幸亏经过孔子修订,否则《春秋》恐怕也如《齐史》一般毁于战火。

但即便如此,儒家六经传承至今也有失传,《乐经》便再也无法复现。

不过有趣的是有的典籍越传越少,但有的典籍却越传越多。

比如《礼经》,最早其实就是指记载了周朝礼仪制度的《仪礼》一书。

直到前汉宣帝时期,大儒戴德、戴圣叔侄将战国至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仪礼》的文章修订整理,并且整合记录孔子和弟子等的问答,还兼收先秦的其它典籍,然后将诸多文章合在一处,统称《礼记》。

因叔侄之间亦有分歧,所以又有《大戴礼记》和《小戴礼记》之分。

至此,《礼经》便成为了《礼记》和《仪礼》的统称。

然而没想到过了几十年,前汉末年大宗正刘向在石渠阁校书时,自称从宫中秘府中发现了先秦古本,并加以著录,后经过其子大儒刘歆补充,这才有了《周礼》一书。

刘氏父子宣称《周礼》与《仪礼》一般,都系周公所作。

于是好好一本《礼经》,到了本朝竟然变成了三本书了,即《周礼》《仪礼》《礼记》是也。

书友推荐:袅袅春腰古代猎户的养家日常穿书后成了狼孩逐澳游戏官婿美人香一品红人嫁给铁哥们在北宋当陪房梦中修仙:我有九个绝色道侣望门娇媳以你为名的夏天天仙师娘官途,搭上女领导之后!投喂流放罪臣后,她被迫现形了重生七零:糙汉老公掐腰宠七零宠婚:撩硬汉!生三胎没你就不行之新征途闪婚后,财阀大佬沦陷了翡翠衾(nph)黑心大小姐带着空间下乡啦
书友收藏:潘多拉的复仇没你就不行之新征途全职法师重生1958:发家致富从南锣鼓巷开始开局一杆大狙,爆杀十万鞑子直播写纯爱文的我在虫族封神官梯险情以你为名的夏天就职供销社,我在60年代搞代购医道官途官路扶摇癌症晚期,前任女友疯狂报复我钟离先生一直在穿越退婚后,我娶了未婚妻的堂妹官场:扶摇直上九万里官道之权势滔天升迁之路龙纹战神七零大杂院小寡妇青花冷(先婚后爱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