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富贵虽然查出来是老王举报的,并且已经告诉了周主任和刘厂长,但是毫无证据,所以,这才没有在刚刚的广播里说出谁是举报者。
但是,接下来几天,老王的日子可不好过。
先是食堂打菜的给老王颠勺,然后就是车间主任把又苦又累又脏的活,都交给了老王。
老王是苦不堪言,渐渐的回过味来,这是那封举报信的后劲呀!
举报这件事解决后,杨齐也没有想着这个月再送一点肉去厂里,每天就是在家里帮着老娘带娃,时不时和李铁牛去钓鱼,隔几天去白水村一趟。
时间一点点过去,杨齐来到这个年代,也满一年了。
就在满一年后的第二天,空间刷出十斤面粉,杨齐还以为像过年的时候一样,就这一天刷出这个量的物资,第二天又恢复原样。
但是,接下来几天,都是十斤十斤的粮食,粗粮和细粮都是十斤。
而且,还开始有蔬菜刷出,这是满一年,空间刷出的物资更新了呀。
杨齐仔细一算,一个月内,大概有二十天,空间刷出粮食,其余十天刷出其他的物资。
也就是说,现在开始,杨齐一个月就能够得到大概两百斤粗细各半的粮食,还有其他的物资。
每个月刷出的物资,足够家里七口人吃一个多月。
上个月,杨齐给钢铁厂又送去了六百多斤的野猪,得到两百五十多块钱,立即就去木匠家了。
看着杨齐想要以两百五十块钱,买下剩下的五件家具,木匠是说什么都不同意,最后还是杨齐加了一百斤大米,木匠这才同意下来。
别看只是一百斤大米,就算是粮票也去买,不到三十块钱就能够买到,但木匠还是立即就同意下来了。
八件家具,都放到杨齐的房间里。
这段时间以来,变化最大的地方,就是街道两边的小摊小贩,慢慢在变少。
不少私人的店铺、公司,都实现了公私合营。
就连郑老大夫的香草堂,也实行公私合营,街道办派来了一位公方经理。
郑老大夫也从香草堂的大夫、老板,变为一位坐堂大夫。
在香草堂实行公私合营之前,杨齐给郑老大夫送来一只野兔。
郑老大夫拉着杨齐去了后屋,把自己珍藏的几本医书交给杨齐。
“小杨,你之前看的医书都是一些最基本的,只是为了识别药材的外观,药性和注意事项,这几本医书是我祖上传下来的,老头子已无儿无女,今天就交给你了。”
“陈大夫,这……太贵重了。”
“唉,小杨,以后你就不要来我这里了,你好好研究这些医书就行了,只是没有医师指导,怕是难以有什么成就。”
“郑大夫,您是不是预测到了什么?”杨齐肃然起敬。
“老头子我活了几十年,从大清到现在的新国家,享过福,受过苦,没有遗憾了,至于猜到什么,只是隐隐有点心慌而已,小杨,去吧,记住我的话,以后不要来了。”
杨齐郑重的看着郑老大夫,“好,郑大夫,你的话,我记住了。”
“去吧。”郑老大夫面带微笑的摆了摆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