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之富自到洛阳城外三圣庙听了一回经,居然觉得佛教听了使人安静,心情愉快。
而且他得了一件神铠,回到洛阳后,命令工匠打造白银铠甲,叫人送到新安乡下,找到齐寡妇,要分发一部分给娘子军。
齐寡妇接到铠甲,穿到身上,觉得非常得体,很是喜欢。
她之前就没有想到打造铠甲的事,而且怎么也想不到用银子打造出这样漂亮的铠甲。
但齐寡妇却回信道,用白银打造铠甲是浪费钱财,除了将军一级,其他的军士应该用白铜代替,余下银子,也好多分发一些给当地老百姓,善化白莲在老百姓中的口碑。
姚之富回信称是,然而自他得了神铠,又为白莲将军打造了白银铠甲,那炼兵的兴致就高涨了,每天在阳光下,叫军士排列行走,银光四射,已不同与往日的白衣。
这白银铠甲穿到身上,倒是好处多多,到了身无分文时,可以切下铠甲一点角落,到街道里买东西,这是之后一些将军经常做的事,乃至于一件完完整整的铠甲被切割得七零八落。
不过,这白莲不稀罕钱财,缴获了官府的银子,除了分发老百姓之外,自己留一部分备用金,一部分用来烧化了,铸成铠甲,这样,倒是避免在军中准备许多拉银子的马车。
多说了两句扯远的话了,话说,这白马寺破坏不大,修缮也不需要多少时间,不过数天,白马寺又恢复了之前的富丽堂皇。
姚之富有空时经常去寺里,为的是听智慧讲经说法,实是要学习佛家功夫。
这里当然有很多故事,但是,大家会问,你是在写小说,还是在写故事?我知道大家问这话的意思。
我是把故事说得急了一点,书中应该有一些景色描写,缓解阅读快节奏引起的疲劳。好吧,这一章,我把故事放在一边,好好介绍一下这名传千古的白马寺。
宋代的李廌,有一首诗,是写白马寺的。
湠漫汉江皋,迤逦楚山岫。
衡门掩半麓,飞甍耸层构。
高林敞华榱,双泉逼瑶甃。
龟鱼水中坻,牛马饮残溜。
我卜关外居,此计春可就。
参差菱荇香,猗傩参术秀。
行吟池上篇,来倒壶中酎。
要介绍白马寺,得跟姚之富的后面,从他踏入白马寺山门的那一步说起。
姚之富进了白马寺山门,就看见这山门,乃是牌楼式的三洞弧券门,单檐歇山顶,正面镶嵌“白马寺”匾。寺门外有两匹相对而立的青石马,形态温顺,相传为汉代的驮经之马。
姚之富看时,有一点像他的飒露紫马。
山门内的东西两侧有“摄摩腾”和“竺法兰”的圆冢墓,全名分别是“汉启道圆通摩腾大师墓”和“汉开教总持竺法兰大师墓”,墓碑立于明崇祯七年,墓周还有钟鼓二楼等。山门内是白马寺的主体建筑,自南向北,地势渐次升高。
姚之富进去,见在山门内大院东西两侧,茂密的柏树丛中,各有一座坟冢,进去一看,这就是有名的“二僧墓”。东边墓前石碑上刻有“汉启道圆通摩腾大师墓”,西边墓前石碑上刻有“汉开教总持竺法大师墓”。
这两座墓冢的主人,便是拜请来汉传经授法的高僧迦什摩腾和竺法兰。石碑上的封号是宋徽宗赵佶追封的。在清凉台上还有二位高僧的塑像。
然后,姚之富又到了毗卢阁,毗卢阁被称为“空中庭院”,是白马寺的胜景。清康熙年间,寺内住持和尚如诱曾作诗赞美道:“香台宝阁碧玲珑,花雨长年绕梵宫,石磴高悬人罕到,时闻清磬落空蒙。”这个长十三,宽十丈,高一丈八,由青砖镶砌。
毗卢阁重檐歇山,飞翼挑角,蔚为壮观,配殿、僧房等附属建筑,布局整齐,自成院落。
姚之富进到院子里,见院中古柏苍苍,金桂沉静,环境清幽。僧人解释道,这个院子,相传原为汉明帝刘庄幼时避暑和读书的处所,后来改为天竺高僧下榻和译经之处。
于是又到了大佛殿,僧人说,大佛殿,是寺院的主殿,建在三尺高的台基之上,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单檐歇山顶。
后壁和两侧山墙,以楔型汉代砖石叠砌,形制比较罕见。在殿脊的前后部各有四个大字,分别是“佛光普照”和“法轮常转”。
姚之富见殿的中央,供奉有释迦牟尼佛、阿难、迦叶二罗汉、文殊和普贤菩萨像,殿后有观世音菩萨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