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虚老道道:“罗刹女之所以最可怕,是因为她们除残忍自食自己的儿女之外,还有迷惑人的外貌和手段。这比青面獠牙的男罗刹来说,更令人畏惧万分。”
又说到,《出曜经》卷二十一《如来品》也记载了一个罗刹女的故事。
书的前半篇与前面的故事大同小异,只是马王前来救助这些商人的时候,情况就不同了。
玄虚老道道:“两本经书所说的不同,区别在于人之情感,为何?都说那女罗刹可怕,何不都逃了命去?《出曜经》卷二十一《如来品》所说,人们因为情感羁押的缘故,不肯舍下骨肉,为情而丢掉了性命。”
《出曜经》是怎么说的呢?说是到了四月十五日那天,马王果然在高山顶呼唤:“谁想回阎浮提洲?”
马王有神力,他的声音很宏亮,罗刹城里的商人都听见了,全跑到马王那里求救。
马王道:“凡欲回家乡的人,必须心意坚定,毫不动摇,要是犹豫不决,我也就无能为力了。”众商人都说依得,表示回去之心不可动摇。
此时,那些罗刹女闻众商人要逃跑,急忙赶来,也不恐吓他们,也不吃掉他们,而是怀里抱着与商人们生出的儿女,宛转娇啼,诉说儿女情长,温存的挽留他们不要离去。
那些商人,除一人大智之人,名叫大智师子的,一心要走,不为女罗刹之情所动之外,其他商人,全都心意摇动,不能割舍恩爱之情。
最后,众商人都被女罗刹俘住,只有大智师子一人,得乘天马,飞回故乡,而其他的人,都被罗刹女拘在罗刹地界,尽为罗刹女啖食无余。
玄虚老道道:“这就是被情爱所拘的下场,所以大家在此包围房屋里的罗刹,当是意志坚定,不可胡思乱想。是罗刹男尤可,若是罗刹女出来,大家一定不要动那怜爱之心,把色心收去,避免散漫而遭毒手!”
众人点头称是,又听玄虚老道继续说道。
当大智师子回到故乡之后,因为就逃了性命,不想,这事情没有完,与他交合的罗刹女竟然拖儿带女,飞渡重洋,也追到阎浮提洲来了。
罗刹女到了大智师子所在国度,为掩人耳目,不再飞行,故意步行前往,一路翻山越岭,逢人便哭诉,说那师子是个负心汉,居然抛妻弃子,独自偷偷跑回家乡。
所有村落的男女老小,都见罗刹女花容月貌,性格温柔,小儿女又可怜又可爱,被罗刹女蒙蔽,无不表示同情,纷纷指责大智师子是个忘恩负义的男人。
此事传扬开来,全国上下议论纷纷,惊动了国王。于是,国王传大智师子与罗刹女来王宫,要对簿公堂,明辨是非。
罗刹女对国王哭诉说,她救了陷落水中的师子,并与师子结为夫妇,生儿育女,但师子日久天长,竟萌生抛弃之心,而且另寻新欢,对她和子女无情无义。
罗刹女又说,如果师子不要她,也没有关系,至少应该收留儿女,把儿女养育成人,她自己还年轻,不再与师子纠缠不清,可另寻归宿。
国王见她美貌异常,动人心魄,香艳妖媚,倒胜过他宫殿中妃子宫女,没有一个人及她万一,不禁心猿意马,把持不住了。
于是国王质问师子,为何如此翻脸无情?师子说:“这女人并不是人,乃是吃人的罗刹鬼。”于是将他及五百商人的遭遇,和亲眼所见,描述了一遍。
但国王和大臣们眼见罗刹女活生生站在面前,亭亭玉立,姿态万千,哪肯信她是吃人的恶鬼?全都认为师子所言,纯属捏造是非,不禁义愤填膺。
本来想要将师子治罪,不过国王另有私心,对师子说:“如你不要她,就留她在宫中,让我观察之后,再作决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