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排行周排行月排行日推荐周推荐月推荐

耗子小说网>[三国>第37章 州牧制度

第37章 州牧制度(第3页)

何况她并不只是跟杨修这个真儿童之间存在年龄上的区别,还有着站在后世角度看这个问题的天然优势。

因为在另一个时代曾经有过相似的情况。

建中之乱后,唐朝历经唐顺宗,到了唐宪宗的手中,天子权威衰弱,各方藩镇割据,柳宗元于永贞革新失败后,写出了一篇抨击恢复分封制声音的文章,名为封建论。

唐末的藩镇割据和汉末的州牧制度像吗?

有些相似但不尽然相同。

可有一点是相同的,安史之乱与建中之乱后的节度使独立于中央存在,唐朝甚至毁于节度使朱温之手,而州牧制度给予了各州州牧募兵与独立统辖的权力,也成了促成汉末诸侯割据的最后一把火。

柳宗元借助《封建论》一文打击维护分封制的说法,也针对的是藩镇,乔琰也未尝不能从中借鉴,明面上骂一骂分封制,实际上针对的是近来重新在朝堂上提出的州牧制度。

她写这个命题会得罪的人只有一个,就是现在对恢复州牧制度最为积极的太常刘焉!

可骂刘焉根本不会给她带来什么本质损害。

汝南袁氏门生遍布天下,位居三公,在如今的时间点上,袁氏根本没有割据一方的念头,天子刘宏的第一批州牧也只会给刘表、刘焉这种大汉宗室和皇甫嵩这等手握兵权也恪尽职守的绝对忠臣,而不会给才从党锢之祸中恢复元气的袁氏宗族。

州牧制度或者分封制度对袁氏现阶段没有任何好处,他们不会在意乔琰的这番言论,反而会觉得她说的有理。

何进身为大将军,开府募士,风头无两,自然也不那么喜欢州牧制度,虽然他未必会阻拦此事,但如果有人替他去做了这件阻拦的举动,他不会反感,甚至会觉得对方跟他之间没有矛盾,有拉拢的可能。

而最广泛的士族群体,在他们簇拥在何进身边,要将这把诛宦的利刃磨得又尖又利的时候,确实有必要反对这个时候有其他的刀从何进这里瓜分力量。

他们之中最顶尖的一批,也并不需要通过分封制而增加的官位来获得施展抱负的平台。

所以乔琰可以写!

不仅能写,还极有可能会得到许劭和那几位名士的认可,认为能作为呈递给当今天子的谏言。

事实上她也的确猜对了。

一个年仅十岁的孩子能凭借着手段将黄巾势力玩弄于股掌,令双方互相残杀,能驳斥张角的太平经学说维护大汉正统,现在又还有能力一眼洞察时局中的政治意见新说,提出自己观点的话,他们就必须将她拿到同一个水平线上来评价。

如果她的论调还能够跟他们没有利益冲突的话,就更会被他们引为知己,视若奇才。

而如果她身上还有一层被当今天子看重的光环,甚至已经掌握了一部分的政治资本——

许劭和在座之人就必须给她一个绝高的评价,以表示对她的示好。

不过乔琰也不算完全靠着观点拿到的这个好评。

她倒是没厚脸皮到直接照搬柳宗元的全篇,可是学学人家的论文观点和结构总是没问题的吧?

人家那个叫骈散结合,语句凝练,她混个详略得当,针砭时弊就是了。

再往里面塞一点自己在黄巾之乱中的见闻丰富血肉,也显得更贴合实际。

再便是——

柳宗元在举例的时候,说的是“汉知孟舒于田叔,得魏尚于冯唐,闻黄霸之明审,睹汲黯之简靖,拜之可也,复其位可也,卧而委之以辑一方可也。”那么她是不是也可以换上一点近代的例子呢?

这岂不正是她用来潜在消弭跟某些立场的人之间矛盾的最好时机?

“今上知子琰于杨公……”杨修读到这里表情有点微妙。

他朝着乔琰看了眼,只看到对方这异常淡定的表情,仿佛写到杨赐举荐黄琬,让贤才得以尽用,只是在说明郡县制的实行状态下的优点,而不是在向他们弘农杨氏示好。

连带着后面提到的刘宏凭借何进而知道在场各位的名声,也仿佛只是因为恰好在此地写就了这篇文章而顺势提到的一般。

“郡县之推行,有罪可黜,有能可赏,朝拜而不道,夕斥之可矣,设若以一人牧一州,纵令其乱人,戚之而已。”

这便是州牧制度形若诸侯分封后产生的弊病,倘若某一州的州牧本事不足以治理,甚至在当地生乱,因其权柄过大,当地的百姓也只能对他生闷气而已。

“设若一朝反心起于斯,又逢此地可据险而守,朝廷如之奈何?”

书友推荐:绝品风流狂医会破案的我,成了世界瑰宝他说我不配乖崽[快穿]我都无敌了你跟我说复婚?官途,搭上女领导之后!恋爱从结婚开始医路青云伪装大佬那些年龙凤猪旅行团大道龙腾以婚为名官场:从离婚后扶摇直上误入官路非常权途相亲相到了大BOSS陪你度过赛博剑仙铁雨金毛高考离婚后,前夫求着我生崽崽
书友收藏:红颜官途官场:从离婚后扶摇直上人妻恰北北绝品宏图和竹马协议闪婚后红尘官路官路红途替嫡姐爬上龙床,她宠冠后宫离婚后权倾天下,十个前妻哭疯了投喂流放罪臣后,她被迫现形了升迁之路春风玉露为夫体弱多病我凭泥塑手艺当邪神官场:权力巅峰直上青云儿媳的账号禅院惠觉得可以从摊煎饼开始当厨神西游后传,大圣齐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