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排行周排行月排行日推荐周推荐月推荐

耗子小说网>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语文课[历史直播]>第 87 章 永遇乐声声慢8

第 87 章 永遇乐声声慢8(第1页)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古人常常以花喻女子,憔悴损,憔悴的是黄花,也是女子的容颜。大家学过李清照的《醉花阴》,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北宋。

苏轼将这几句词反复品读:“‘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李清照此句直承江淹《别赋》而来,写得纤细精巧,颇有具象,实在是好词。”

苏辙难得打趣:“确是好词,怪道能评判兄长。”

原来是自抱荆山之玉。

苏轼也不恼,笑眯眯道:“一妇人而见识若此,词坛有此女,倒也增色不少。”

引入那里的“三瘦”只是让人初窥其妙,如今越看多李清照的词,才越知道她为何会被称为千古第一才女。

另一边。

秦观也为这句神来之笔赞叹不已:“我亦曾写过‘天还知道,和天也瘦’之句,本颇有自得之意,如今看来,确实不及此词。人比黄花瘦,暗承前句之‘消魂’,此句妙处,当全在‘莫道不消魂’矣。”

【这也是她和丈夫分别,她思念夫婿,饱受相思之苦的词人只觉自己比花色还瘦。可那时的黄花尚有人顾惜,如今却是憔悴损,又有谁会摘取呵护?她从黄花看到了自己的命运,不禁对花自怜,黯然神伤。】

哦~又是因为赵明诚。

没有人看到这样纤细婉丽的词会不动容,更何况“千古第一才女”本就让人有天然的好感,竟然还有男子娶了这样才华横溢的女子却不知珍惜,让她独守空闺寂寞幽怨至此!众人怒了,纷纷开口谴责:

“呸!薄情郎,负心汉!”

“渣男,离照姐远点!”

“照姐现在嫁给他了吗?没嫁的话看到快跑!”

赵府。

赵明诚也开始怀疑自己了,难道真的是自己辜负了李娘子,才让她余生愁苦至此?我我怎么能这样呢?

赵明诚一方面觉得男人三妻四妾本是寻常,一方面又觉得自己应该不会这样亏待发妻,毕竟李娘子才华横溢钟灵毓秀,他们应该琴瑟和鸣才是。

李府。

李格非抹了一把脸,有些尴尬道:“女儿啊,为父先前同你说的话,你就忘了吧。”

他就不该乱点鸳鸯谱!

【正当词人伤怀之际,窗外又传来了滴滴答答的雨声。“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一句中词人又是如何借意象表达情绪?】

宋初,汴京。

西楼之上的李煜无言独立,中天一钩残月照彻庭院,院中的梧桐在月色下投下黑沉沉的寂寂的影,此情此景,倒是和那女词人有相同的感怀了。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他低吟了一句,忽然觉得自己和李清照很像。

晚唐。

温庭筠心有所感,怅然吟诵:“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北宋。

苏轼语带叹息:“梧桐叶上三更雨,惊破梦魂无觅处。值此怅然之际又闻桐叶雨声,她这一夜,怕是又要难眠啊!”

【我们可以联系李煜的《相见欢》来理解。“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这里,李煜借夜月和梧桐构成一幅凄清之境,而在李清照笔下,梧桐又逢上了细雨,梧桐叶宽大,细细密密的雨珠在梧桐叶上一点点汇集,再一滴滴滑落下来,由此才有“点点滴滴”的效果。

而前面的“到黄昏”则暗示雨一直下个不停,“无边丝雨细如愁”,这细细密密的雨也便织成一片愁网,笼罩在词人心头。于是,细雨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哀伤愁思的象征。】

“愁苦难捱,又逢上秋雨霏霏,怎会不伤怀?”李煜喃喃着,相较来看,竟觉此时光景是分外眷顾他了。

唐朝。

长孙皇后第一次见这样清丽婉约的词,又兼作者是个疑似被负的多情才女,天然便生出几分同情,不由得心疼道:

“苦了这姑娘,点点滴滴,听得这样分明,怕不是数着时辰过。”

书友推荐:金毛高考二嫁权宦黑心大小姐带着空间下乡啦在北宋当陪房偏执攻怀了颗蛋以后以你为名的夏天官场:从离婚后扶摇直上万人嫌神探凭亿近人夺娇被活埋三年:我死了,他疯了!龙啸九疆赛博剑仙铁雨含泪做1师母她善良又疼人我全家都是灭世BOSS重生七零:糙汉老公掐腰宠龙凤猪旅行团一品红人被嫡姐换亲之后千里宦途
书友收藏:悖论H( 续更)主母重生,全侯府火葬场被嫡姐换亲之后大王万万不可!反派就是这样子的我不当天道之子很多年吞噬星空:我能无限顿悟七零大杂院小寡妇用拳头成为世界最强投喂流放罪臣后,她被迫现形了官途:巅峰崛起米花的猫咖也危险!官路红途替嫡姐爬上龙床,她宠冠后宫都市狂龙枭神非常权途官途:权力巅峰和竹马协议闪婚后反派的我只想让她们乖乖听话升迁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