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排行周排行月排行日推荐周推荐月推荐

耗子小说网>李世民为弟弟心声头疼中>第 146 章 百姓勋贵皆离心

第 146 章 百姓勋贵皆离心(第2页)

杨广在北巡前赶着做完的这两件事,造成了两个后果。

第一,中原百姓彻底活不下去了。

隋军士气大跌,各地鹰扬府将领在当地父老的裹挟下也纷纷举起反旗。

原本各地郡守尚能控制局势,虽然每次义军被打散后,只要振臂一呼又会迅速组织起数万乱兵继续起兵,但隋军对义军的胜负率一直很高,甚至几乎百战百胜。

现在义军中不仅多了鹰扬府的中低层将领,当地士人也悄悄加入义军中,一群只会乱冲的义军乱民中加入了身经百战的宿将和熟读兵法的士人。

隋末农民起义迅速朝着两年后才会进入的成熟阶段转化,从一团散沙变成真正可以逐鹿天下的军队。

第二,勋贵世家人心惶惶。

杨玄感是真的起兵谋逆了,杨广再怎么针对杨玄感,朝臣其实没怎么慌。

只要顺着杨广的脾气,不进谏只奉承,他们以为自己肯定能在这一场乱局中置身事外。

但李浑是隋朝开国元勋,上柱国、太师、谥号为“明”的申国明公李斌之子,家族拥有“赞拜不名、无反不死”的丹书铁券。

李浑本人也有平尉迟迥、破突厥阿勿俟斤之功,在谋夺爵位之前,就已经是安武郡公、左武卫将军。

李浑家族是隋朝最顶尖的实权勋贵,关陇勋贵的领军人物,其地位比杨素死后的楚国公杨玄感更高。

不是这种家世,杨丽华为独女宇文娥英寻夫婿的时候,就不会寻这家人了。

宇文娥英是北周亡国公主,杨丽华很担心自己去世后宇文娥英的安全。李敏一族拥有丹书铁券,才是杨丽华选择李敏最主要的原因,而不是

单纯因为李敏长得帅。

李浑虽然人品极差,但他对大隋绝无谋逆之心,也无谋逆行为,甚至他自知家族声势太深,近几年都在家族功劳簿上躺平,族人都很是低调。

李浑都做到这份上了,因为一个莫名其妙的谶纬和宇文述的诬告被灭满门,连曾支持杨广夺嫡的乐平公主独女都被赐死,世家勋贵怎么能不心慌?

杨广灭李浑满门之前,世家勋贵还站在杨广这一方,竭尽全力以组织乡勇的名义,甚至自掏腰包帮杨广镇压农民起义军。

现在世家勋贵开始观望。

李浑拥有丹书铁券,都能被杨广随意族灭。自己顶得住杨广的猜忌?

太原郡的李渊心里特别慌。

李渊虽然是唐国公,但其实在隋朝姓李的勋贵中,李渊本排不上号。

李渊的父亲,老唐国公李昞战功赫赫,但那是北周的事。李渊七岁袭封,从大隋篡北周,到隋文帝平定天下,年少的他没能立下任何功劳。

虽然李渊的母亲是独孤老夫人的姐妹,让李渊能在隋文帝面前露脸,长大后外任刺史,但他在朝中的地位也不高,且是完完全全凭借皇帝的恩宠才有如今的地位,是铁杆的“皇党”。

所以在原本时空中,杨广才会在大业十三年任命李渊为太原留守、山西和河东的慰抚使。

然后李渊当太原留守的当年就起兵了。

这个时空的李渊和原本时空不同了,且不说他自己的功劳有多大,他还有个儿子在陇右道当慰抚使呢,父子二人都有兵权。

杨广现在开始猜忌身边忠臣了,给李渊的只有两个选择。要么自己和李世民其中一人主动请辞,父子二人只能有一人手握兵权,让杨广安心;要么……

李建成劝说道:“如今陛下风声鹤唳,屠戮忠臣。父亲当劝二弟尽快返回太原,既能安陛下之心,我们父子同心,将来也好做打算。”

李渊的心腹刘文静劝道:“将军!有兵在手心才不慌!皇帝深恨杨玄感却无可奈何,李浑却引颈受戮,不就是因为杨玄感手中有兵,李浑手中无兵吗?主动上交军权,无异于自拔爪牙!”

李渊左右为难。

他寻到自己最好的朋友,晋阳宫副监裴寂抱怨:“早知道就不让二郎跑那么远了。”

裴寂安慰道:“如果陛下猜忌,就算是早就明哲保身的郕国公也被冤杀;如果陛下信任,宇文述内外军权独揽,陛下仍旧宠信宇文述。叔德,你还是做好起兵的准备吧。现在就是好机会。”

李渊犹豫:“玄真,你的意思是我趁着陛下北上……”

书友推荐:替嫡姐爬上龙床,她宠冠后宫师母她善良又疼人我全家都是灭世BOSS权力巅峰:从城建办主任开始官途,搭上女领导之后!被活埋三年:我死了,他疯了!赛博剑仙铁雨19世纪女伯爵的日常生活他说我不配戏中意穿成恋爱脑女配小姑姑重生七零:糙汉老公掐腰宠会破案的我,成了世界瑰宝官途:权力巅峰骤落偏执攻怀了颗蛋以后穿越最强昏君一品红人岁岁平安在北宋当陪房
书友收藏:升迁之路我的年轻岳母大王万万不可!被嫡姐换亲之后重生七零末,俏媳辣当家西游后传,大圣齐天你一个交警,抢刑侦的案子合适吗吞噬星空:我能无限顿悟吃了肉,就不能吃我了悖论H( 续更)云婳谢景行官途,搭上女领导之后!千里宦途离婚后权倾天下,十个前妻哭疯了姜暄和慕容诱奸儿媳官道征途:从跟老婆离婚开始替嫡姐爬上龙床,她宠冠后宫请不要假戏真做亮剑:我只能卖民用品怎么了?